夏天太热有什么更好的避暑方法?

bdqnwqk8个月前百科7

(1)夏天室外降温方法:

“女人的孩提记忆散布在四季,男人的童年往事大多在夏天。快乐童年,根本不会感到蒸笼般夏天的难熬。”

这段话是冯骥才在《言说苦夏》里说的,看完这段话,我被冯老爷子圈粉了。每个字都认识,但是,这话也就他说得最精到!

还是冯老爷子会避暑,回到童年就不热了。

话说,我的童年是真不热。我们家有一只很大的荷花缸,缸的外面是黄色釉面的浮雕龙,内层是水蓝色的釉面,以前很多人家有,通常称为 “龙缸”,我们家用来养荷花,所以叫“荷花缸”。

这和吃有啥关系?你且听我说。我是说吃小能手,啥都能扯到吃上面去。

有一年,我爸在菜场买鱼,看到一条活的河豚,就买了回来,顺手撂进荷花缸里了。

他们不知道,他们眼里的荷花缸,其实是我澡盆。他们以为养了一条河豚鱼玩,于我,就是多了一个洗澡的伴……

那个时候,他们去上班了,我整个整个的下午,都泡在荷花缸里,因此害了几回中耳炎。中耳炎是要滴药水的,用的是一头有橡胶泡的玻璃管。

这玩意,我也没有浪费。

我挤进缸里的时候,碰到它的时候,它也表示生气地鼓胀起来,这使我也很生气:明明是我的澡盆,我先来的,凭什么你还气上了?

我便把河豚鱼从缸里捞出来,它一生气就鼓得圆圆的,身体上的刺有点扎人,不像它游弋在荷花间,看上去那么滑溜。玩过一阵子,看它还是鼓来鼓去地,也没啥新招,就觉得招人烦。

我开始拿滴管往它肚子里灌水,脑子里浮现的是给地下党灌辣椒水的残忍画面……

说实话,河豚鱼还是挺皮实的,这样玩了有小十天,它才含恨而去。最终,我爸还拿它做了一碗汤给我吃,也没浪费。

那汤是真的鲜,如今回味起来,还有荷花的清香。

那条河豚鱼非常漂亮,条纹色彩艳丽。我现在知道了,菊黄豚、条纹豚、暗纹东方豚,越是有毒的河豚鱼越漂亮,越是毒的东西,也往往越魅惑。

说到荷花与美味,得说说和我差不多德行的白居易,他比我玩得稍稍大了那么一点。

话说他在曾担任杭州、苏州刺史时,宅院内有一大池塘,水满的时候,可以泛船。

白居易也是个好玩的吃货,家里有个荷花塘,而不是荷花缸,怎么能不嘚瑟一下呢?于是,他命家厨做了好多菜,又命人做了一百多个油布袋子,把喷香的酒菜装进去,系在船的周围,用池水镇着。

来宾到齐,载满宾客的船就出发了。正是荷风送爽,鸟鸣相应的时候,白居易宣布:开宴!

啊呀,好戏上演了,白居易看着来宾越吃越狐疑:这船上又没有厨房,怎么吃完一道菜,左又上一种菜,还没完没了的?难道老白得了一个田螺姑娘?看着他们一个个的表情,白居易憋着笑。我想那一顿他一定吃得很爽!

此外,放个彩蛋,我还是从美食视角,和大家聊聊古人是如何避暑的吧!

周代——

周代的王公贵族使用一种叫“冰鉴”的玩意儿。冰鉴上是一个内外两层的青铜容器,外层放冰,里层放食物水果,盖子上面的出气孔往屋内排放冷气。可以说,储食、降温,一举两得。

史书记载:“食肉之禄,冰皆与焉”,这是说周王室有时也会赏赐冰块给文武大臣,那种感觉里外都倍儿爽!夏天能得到几块冰,可比现在送宝马、奔驰限量版,还要惹眼。

《周礼》里有记载,政府建造了一种叫做“陵阴”的冰窖,有专门负责开采和保管冰块的人员,为“凌人”。名字听着就那么傲娇,不是盛气凌人,是冷气凌人。

春秋战国时期,达官贵人喜欢喝冰镇米酒。《楚辞•招魂》记载:“挫糟冻饮,酹清凉些”。糯米酒中加冰块,喝起来更加醇香、清凉!

秦汉——

打洞掏窑是祖传的技能。窑洞学名叫窑窟,在里面放置好冰块,在酷热的夏夜,贵族们通宵达旦饮酒作乐。汉书中也记载:清室中则中夏含霜也。好强劲的冷气啊。

汉代的饮料也从普通的水,升级成了蜜水,也就是我们说的蜂蜜水啦。作为能够追溯的最早有甜味的水,蜜水应该算是饮料的鼻祖了。下面史书记载的是在盛夏,袁术因为没有喝到蜜水而亡的故事——

“时盛暑,欲得蜜浆,又无蜜。坐棂床上,叹息良久,乃大咤曰:“袁术至于此乎!”因顿伏床下,呕血斗余而死。”——《三国志•袁术传》裴松之注引《吴书》

隋唐——

隋唐时代喝得可比以前要讲究。一种叫做“饮子”的饮品开始流行,有些名声大的饮子店,生意特别好。

“饮子”是用果品和草药熬制而成,解渴的同时,还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机智的你们可能已经在想,这不就是现代的“凉茶”嘛?

除了“饮子”,还有“酥”。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详细介绍了用牛、羊、马奶制作“酥”的过程。唐代人进行了改进:在动物奶油的基础上,加入了糖、蜂蜜等,并且经过冷冻处理,成品像今天甜品店里的沙冰哦!

女孩子都喜欢各种精致的甜食,在唐朝就有这样一款很受女孩子喜欢的夏日酷炫甜食——乳酪樱桃。怎么做的?将樱桃剖开去核,浇淋上半凝固状的糖酪和蔗糖浆,盛在金银碗里头舀着吃。

宋代——

宋代是大家最想穿越去的朝代。《武林旧事》中记载,宋朝街市出现了“雪泡豆儿水”、木瓜汁、绿豆水等各色“冰水”。

北宋汴京的冰店里还有“冰糖冰雪冰元子”,南宋临安街上畅销“雪泡梅花酒”。宋代放开了宵禁,夜市的冷饮铺,甚至可以卖到三更才打烊。

宋代诗人方回《秋熟》诗中有“西瓜足解渴,割裂青瑶肤”的描述。可见,宋代人虽然还没有咱们的空调和WiFi,但夏日必备的西瓜已经大受欢迎了!

《东京梦华录》还记载了一种叫做“荔枝膏”的饮品。以乌梅肉、切碎的去皮桂、熟蜜放在水中熬煮,再下砂糖、生姜汁,熬成之后添一点麝香拌匀。饮品中并无荔枝,只因其香甜滋味近于荔枝,所以称为“荔枝膏”。

“碧筒时作象鼻弯,白酒微带荷心苦”。文人墨客是最会玩的!泛舟荷花湖,将酒倒入荷叶中包起来,等日头渐高,熏风拂面,酒香四溢时,就捅破莲叶,酒从荷叶柄滑入口中,酒还带着荷心的苦味,这种喝法被称为碧筒酒。据说,苏东坡在杭州时经常这样子玩。

元代——

元代最流行的饮料听了名字就让人想喝,叫“渴水”。这种饮料据说是由忽必烈征战时,从阿拉伯引进的。是当地十分流行的一种“不含酒精的饮料”冰镇果子露的变种。说到这儿,我真有点渴了!

元世祖忽必烈最爱喝牛奶。可是有一个问题大家都知道,牛奶在夏季不易保存。怎么办?

牛奶中加入冰块保鲜。后来又加入了蜜饯和果酱成了“冰酪”,这其实是最早的冰激凌原型!马可波罗来中国看到冰酪后,十分喜欢,后传到意大利,这才有了现代的冰淇淋、刨冰。有一首诗是这么说的:“似腻还成爽,才凝又欲飘。玉来盘底碎,雪到口边消”。

明清——

莲子汤解暑,是明清两代伏日最盛行的方式。《帝京岁时记胜》记载:“六月盛暑,食饮最喜清新。京师莲食者二;内河者嫩而鲜,宜承露,食之益寿;外河坚而实,宜干用。”

凉茶当然是必不可少的。三伏天里的苏州人则喜欢喝凉茶、凉汤、吃凉粉等清热爽口的食物。北京地区的人们选择苏叶、藿叶。

到了清末,中国出现了一种新型饮料——“荷兰水”。所谓荷兰水,跟现在大家常喝的汽水差不多。虽然荷兰水最早是由日本人带到上海的,但由于当时进口来的西洋货大多都这样称,所以“荷兰水”的名字就这么来了。

避暑终极大神器——

避暑神器哪家强?各朝各代各有方!若选终极大神器,还属心静自然凉。

最后送上明代养生大boss高濂的一首诗《遵生八笺》:“三生石旁谈冷月,飞来洞里酒纵歌,压堤桥畔宿彩莲,湖心亭采食莼菱,湖晴观水面流虹,山晚听轻雷断雨,乘露剖实莲雪藕,空亭坐月鸣琴,观湖上风雨欲来,步山径野花幽鸟。”

读完这首诗,了解了10余种颇具格调的夏日避暑方式,是不是觉得似有微风拂面,口齿生津?祝大家都能度过一个清凉愉快的夏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