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物理理论下次大突破真的要靠对撞机才行吗?
高能粒子对撞机的能量是电磁波。
电磁波是金属态氢离子聚合形成新元素时伴生的能量。
物质是金属态氢离子聚合形成的,磁场里光速流动的物质转化为金属态氢离子,金属态氢离子的磁力矩相互切割聚合形成新元素的同时伴生电磁波。
常温、常压下的物质是能量的载体,物质是能量的暂时平衡状态;电磁波是物质在激发状态下能量的表现形式。
显然,高能粒子对撞机不能用于研究物质的聚合过程,也无法解释电与磁的关系。
谢邀请!
电子对撞机主要任务就是粒子碰撞撞出一个世界来,耗资巨大,具有危险性,一旦失误不可控制,怀柔、北京等周边地区将受到巨大影响,以杨振宁院士为代表的科学家不建议我国筹建电子对撞机,对物理基础理论没有多大的实质作用。在我看来粒子和粒子之间没有什么可对撞的,在整个宇宙中也没有发现所谓的粒子对撞的现象,自然界中的粒子对撞被人类所捕获到的没听说过。当代物理的突破最主要的就是理顺物理基础,因为近代物理理论基础几乎是停滞不前,有关力学理论、量子理论、光量子理论争论相当激烈,也有专家教授推倒重来的之势,其实宇宙空间、物质、运动规律并非复杂化,我们人类自己却复杂化了,让粒子对撞机碰撞出一个新物理世界没有多少意义。
原创2018.12.22
基础物理学为什么会“停滞不前”?
基础物理处于“瓶颈期”久矣!
自从爱因斯坦把物质与能量(电磁波)混为一谈,物理理论就进入了“歧途”。
物质不能转化为能量!
物质是金属态氢离子聚合形成的。
磁场里光速流动的物质转化为金属态氢离子,金属态氢离子的“磁力矩相互切割聚合形成新元素的同时伴生电磁波”。
这个问题被问到过很多次了,基本上就是想表达这样一个观点,基础科学自从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之后就没有重大突破了!
两方面来看这个问题。
第一,基础物理真的“停滞不前”吗?并不见得!杨振宁获得诺贝尔奖的宇称不守恒定律就是基础物理的突破,还有杨-米尔斯理论也是基础物理的突破,统一了弱相互作用和电磁相互作用,如今只差引力没有被统一,显然那是基础物理学的一个重大突破!
之所以我们没有感觉到这种突破,因为我们不是专业人士,对这种比较专业的东西关注较少,同时它暂时并不像相对论那样的影响力!
同时还有声称宇宙至理的“弦理论”,它比较晦涩难懂,目前并没有证据正是弦理论的正确性,但相对论刚开始也并不科学界认可,甚至被科学界嘲笑,在之后的几十年才逐步被科学家证明!
所以,不要说物理学“停滞不前”,只是它的发展不为大多数人知道罢了!
第二,即使基础物理学真的“停滞不前”,也说明不了什么,因为任何科学理论的发展都需要时间积累,需要量变的积累,没有突破只能说积累还不够,需要科学家们继续努力探索!
而一些所谓的“外星人控制地球科学”的阴谋论可以省省了,喜欢科幻电影和小说没错,但把科幻的东西用于现实就无知无聊了,因为现实不仅仅需要想象,更需要证据!
人类是不是真被“三体人”封锁了,为什么基础物理学已有百年没有实质突破?
最近一百来年,物理学是在发展的,但是如果大家对现代物理学不了解,那就很难看到进展。这就好像,假如你家邻居在学一门外星语言,你在完全不懂的情况下,很难知道他学得如何,是不是有了重大进展,最多只能用地球语言的感觉去猜。
比如有人用小说《三体》的剧情去猜真实世界中物理学的发展,也有人用自己对相对论的理解去猜整个物理学的发展,这样显然是无法猜中的。
其实物理学的天地非常广阔,只不过很多知识已经超出了高中、甚至大学物理教材的范围,一般人很难了解到,所以就只好猜了。
比如说量子理论,大家可能听说过薛定谔的猫、量子计算机、量子纠缠、哥本哈根诠释等名词,这些只是量子理论的一部分,量子理论是一个发展中的庞大而复杂的体系, 即使学完高等量子力学、量子光学、量子场论、量子多体理论等研究生程度的专业课程,也未必能真能搞懂量子理论。以至于有种说法是:如果你觉得量子理论好懂,那么你就没懂。
这样一来,基础物理往往给人感觉很玄奥,结果容易被大家忽视。比如弦理论,悟空问答上关于弦理论的问题总共也就三十个左右,作为比较,大家可以看看相对论的提问有多少。
当然, 不管如何被忽视,基础物理的进步一直在推动着我们的生活。
比如,最近一百年粒子物理和核物理等领域的巨大发展,我们发现了中微子、反质子、反中子等基本粒子,如果觉得基本粒子听着太玄奥,可以想想原子弹和核电站,以及发展中的可控热核反应堆等。
在微观物理理论的基础上,材料科学也发展起来了,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半导体,要是没有半导体器件,我们的手机、电脑、电视、卫星、汽车、电梯等就都没办法正常工作了。
如果算上天体物理,我们还有宇宙膨胀、暗物质、暗能量、引力波等大发现呢。
我们现在对物理学的理解,肯定比爱因斯坦那会更深入。明年就是爱因斯坦诞辰140周年了,有些朋友不要只盯着一百多年前的事情了,也不要指望没有公式的小短文(比如俺这篇)能深入讲解现代物理,要想真正搞懂物理学近百年的进展,还是得系统地学习大学、研究生物理教材才行。
看到这可能有人要说了,干嘛要费那么大劲去啃教材学物理,有这时间写写程序、炒炒股不是还可以赚钱么?
没错,近年来随着计算机、金融等方面的蓬勃发展,不少人才就这样离开物理领域投奔高薪行业了,留下来的人很多也从理论物理转向应用研究了,所以根本不需要外星人封锁,人类自己本身的问题就挺多的了。
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要对三体成书时间,以及理论物理在三体成书前后的进展状况有一个梳理。
《三体》第一部最早于2006年在《科幻世界》开始连载,后来于2008年正式出版。而智子封锁了人类理论物理的情节,就是出现在第一部里的。而我不确定大刘构思《三体》第一部里的相关情节,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估计可能会在2004年以前甚至更早。
《三体》-黑暗森林那么我们来看看,理论物理最前沿的研究在2000年到2010年之间,处于一个什么状态。可能大多数人都听说过希格斯玻色子,它被称为理论物理标准模型大厦上的最后一块拼图。
知识点:所谓标准模型,是一个优美的数学模型框架,物理学家用它来描述构成物质的最小颗粒以及它们的相互作用方式。标准模型可以将自然界四种基本作用力的三种(电磁相互作用力、弱相互作用力、强相互作用力)统一起来。
四种基本力
而希格斯玻色子,是2013年被正式宣告确认的。为什么说是正式宣告确认呢?因为实际上大型加速器早在2000年左右,就探测到了疑似希格斯玻色子的粒子。但由于当时实验成本和规模,以及计算能力的限制,科学家们一直只能说“疑似”。
希格斯玻色子是标准模型的最关键的一块拼图
所以实际上,2000到2010年之间,也就是三体构思和成书的期间,理论物理确实处于一个比较茫然的境地。一方面如果希格斯玻色子被证伪,标准模型的大厦将在一夜之间倒塌。而之前50年发展起来的几乎所有的理论物理学基础,都是建立在标准模型基础上的。
所以我们不难理解大刘成书时的思维模式,就是我09年左右第一次看到《三体》的时候,也不禁对这个构思拍案叫绝,因为在当时,确实不能对其证伪。当然到了今天,希格斯玻色子已经被证实,三大基本力已经统一,不过也并不能说理论物理已经一统天下了。
因为,标准模型并不能统一最后一种基本力-引力。所以说100年来人类对理论物理的研究一直停步不前是不客观的,不过人类每一次进步,都发现前方是更大的未知。如果说有什么力量在限制人类揭示宇宙的终极奥秘,也未尝不可戏谑,只不过即使如此,我们可能离那个所谓限制的极限,也还有很远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