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是如何看待死亡的
中国哲学家既然特别注重死亡的社会性和社会价值取向,也就势必会特别注重死亡的终极性和非终极性,亦即人生的有限性和无限性,从而提出“死而不朽”和“死而不亡”的死亡哲学论断。 中国哲学家虽然看重人的寿命,但还是清醒地意识到了死亡的终极性。《论语•泰伯》中有曾子的两段话是颇耐人寻味的。一段是曾子在谈到儒士应当具有的“弘大刚毅”品格时讲的。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另一段话则是在曾子临终时对他的弟子讲的。曾子说:“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曾子的这两段话,前一段讲的是人的精神层面的终极性,后一段讲的是人的身体方面的终极性,所关涉的都是人生的有限性和死亡的终极性。然而,中国哲学家也并不因此而否认人生的无限性和死亡的非终极性。因为,无论是“死而后已”,还是“吾知免夫”,都只是就志士仁人生前“自强不息”的“践仁”活动而言的,而不是就他们的生存价值而言的。而如果从后一个层面看,则中国哲学家显然是特别在乎人生的无限性和死亡的非终极性的。程子在解释曾子的这些话时,曾经说道:“君子曰终(停止),小人曰死(绝灭)”。这就清楚不过地说明,中国哲学家在意识到死亡的终极性或人生的有限性的同时,也清楚地意识到了死亡的非终极性或人生的无限性。正因为如此,一些中国哲学家还因此而把“息”同“休”严格区别看来,提出了“死而不休”的观点。据荀子《大略篇》载,“子贡问于孔子曰:‘赐倦于学矣,愿息事君。’孔子曰:‘《诗》云:‘温恭朝夕,执事有恪。’事君难,事君焉可息哉!’‘然则赐愿息事亲。’孔子曰:‘《诗》云:‘孝子不匮,永锡而类。’事亲难,事亲焉可息哉!’………‘然则赐无息者乎?’孔子曰:‘望其圹,皋如也,嵮如也,鬲如也,此则知所息矣。’子贡曰:‘大哉,死乎!君子息焉,小人休焉。”显然,孔子或荀子在这里谈到的君子“死而不休”正是后人所谓“死而不朽”。因为他们之所以反复强调君子当“生而不息”,除彰显君子的承担意识和使命意识外,一个相当重要的意图即在于强调死亡的非终极性和人生的无限性,在于强调君子的“死而不朽”。我国古代与孔子齐名的哲学家老子也在其《道德经》中讲“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把精神不朽视为人生根本的价值尺度。
“它或者是一种湮灭,死者不会再有任何意识;或者如有人所说,它是一种真正的转变:灵魂从此地迁徙到彼地。现在分手的时候到了,我去死,你们活着;究竟谁过得更幸福,只有神知道。”传统上认为,哲学肇始于苏格拉底的受审和死亡,苏格拉底受到梅雷多、安虞多与吕贡的诬告而被判处死刑。他同时受到了两项指控:腐蚀雅典青年,不敬城邦所敬之神。02出生年代不详,死于公元前320年第欧根尼与惯常认识不同,cynicism(犬儒主义)并不等于该词在现代意义上的cynical(愤世嫉俗的)。犬儒第欧根尼曾经被称为“疯掉的苏格拉底”,但是,这种称呼忽略了他那明智的生活方式,也忽视了他与雅典城邦牛氓苏格拉底真正的类同之处。当被问到何为世上最美之物的时候,第欧根尼回答说“言说的自由”。他的言行显示出了对腐化、奢侈和伪善的坚定不移、永不休止的反对。他住在一只木桶中,夏天时就在炽热的沙滩上滚来滚去。在冬天,他通过拥抱落满雪的雕像来习惯寒冷。据说,第欧根尼死的时候已近95岁。一种说法认为他死于生吃章鱼,另一种说法是他憋了一口气而将自己憋死了。03121-180马可·奥勒留“你为什么要为生命的长度担心呢?”生命之要义乃是遵从理性和神圣精神,接受自然赐予你的任何东西。以这种方式来生活并非是害怕死亡,而是用一种轻蔑的方式来看待它。只有对那些无能活在当下的人来说,死亡才是恐怖的。“在命令你前进的死神的微笑中,带着你的笑脸,继续走下去吧。”马可·奥勒留从公元161年起直到在文多波纳去世,一直是罗马人的皇帝。他的《沉思录》创作于戎马倥偬之中,那是他生命中的最后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