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奇特之处,是京剧的杂技成分,对吗?

bdqnwqk12个月前基础11

我十岁开始听戏,从完全不懂到略懂,就我个人的体会来说,京剧里严格的说没有杂技的成分,京剧里有武生戏,但那个和杂技是俩回事,尽管有时候看着像。京剧的奇特之处我认为是以下的原因。

京剧真的是很奇特,从京剧所演的内容上看,都很俗,大多是些帝王将相的历史演义,要么就是些才子佳人,因果劝世,演义的戏比如三国戏就很多,演诸葛亮的有名的像《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演刘备的《龙凤呈祥》。能举的例子很多,比如演伍子胥的《战樊城》演项羽的《霸王别姬》。总之京剧可以说涵盖了各个朝代的有名的人物,过去老百姓不识字,但是说起历史来也一套一套的,知识的来源,除了听书,就是看戏。

京剧的俗还表现在唱词上,基本上都是些大白话,不是随便的大白话,而是合撤押韵的大白话,比如“苏三离了洪洞县,将身来在大街前”又比如“老爹爹清晨起前去出首,倒叫我桂英儿挂在心头”“老了老了真老了,十八年老了我王宝钏”。正因为是大白话,所以老百姓才容易听的懂。胡适就京剧文词多不通。他说的是对的,要是从文学性上挑京剧的毛病,那一挑一大把,我感觉京剧讲唱腔,讲板眼,不讲究戏词,比如你听个懂戏的人,张口会说:“马老板唱的够味”,几乎没人评价戏词写的好坏。

民国京剧最火那个时候,齐如山帮梅兰芳编戏,比如《天女散花》《黛玉葬花》。鲁迅很不以为然,他写了一篇《略论梅兰芳及其他》,文中说京剧原本是“俗的,甚至于猥下,肮脏,但是泼辣,有生气。”可是“士大夫是常要取民间的东西的,将竹枝词该成文言,一沾他们的手,这东西也就跟着他们灭亡。”

不得不佩服鲁迅先生对中国文化的目光如炬,俗的东西长处在于新鲜活泼,元气足,非往雅了弄,老百姓看不懂,有文化的人又觉得雅的不够,不屑看,就搞的很尴尬。眼前大家都明白的例子就是相声。

以上是说京剧的俗。

光是俗,说不上奇特,京剧还有雅的一面,也是把中国文化的一个特点发挥到了极致。

这就是京剧的表演形式,或者叫程式。首先,京剧的表现手段是世界戏剧中最多的,唱念做打,口眼身法步。你看外国的戏剧,没有这些,要么重视演,比如话剧,要么重视唱,比如歌剧。

京剧的表现形式,其实是发展了中国文化中写意的传统,就像中国画的留白,看画的人不觉得空,反而觉得意味无穷,京剧也一样,比如一个马鞭挥几下,演员走几步,就是兵发500里到了云南,京剧里面开门没有门,只是个开门的动作,同样的上下楼没有楼,骑马也没有马,一张桌子,一会是饭桌,一会是公案,一会可以是祭坛,京剧的这种虚拟性正是它的魅力所在,后来梅兰芳戏剧改革的时候,曾尝试在舞台上用实景,结果很失败,原因就是破坏了这种虚拟性,把想象的空间堵死了,就像有些评论家所说的:“在想象力方面,从来没有像京戏那样驰骋自由。”

虚拟性,程式化,写意是京剧在表现手法上的特征。通过这些手段,小小的一方舞台可以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上演人间万象。

我觉得以最雅的形式,表达最俗的内容,而且让看戏的人没有丝毫感觉到不妥,这个才是京剧的奇特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