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鉴赏的方法有哪些?
@东庭雨竹
艺术鉴赏的方法,笔者以下三方面作以阐述:
1.知人论世与诗无达诂
“知人论世”作为艺术鉴赏的原则和方法,具有积极的意义。它看到了艺术作品是特定时代
的产物,是艺术家思想情感的反映,反对以主观臆测来曲解作品,要求用客观的态度对作品的
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给予比较公允的评价和分析。
金圣叹认为艺木鉴赏尤其要“细心体贴”作者的用意:“读书尚论古人,须将自己眼光直射千百年上,与当日古人捉笔一利那顷精神融成水乳,方能有得。不然,真如嚼蜡矣。”(《杜诗解)卷二解(早起》)这就是孟子说的“知人”,只有“知人”,知道艺术家的生平,特别是创作时的思想感情,才能深切体会到作品的真味。例如观赏八大山人(朱耷)的花鸟画,便须了解画家生活的时代、身世、思想,才会懂得那些画的深长的寓意。八大山人原是明代宁献王朱权的九世孙,十七岁时明王朝覆灭,使他痛苦难忍,曾削发为僧,又当过道士。满腔悲愤无处诉说,便倾泄在他的花鸟画上。他的花鸟画格调冷逸,笔下的枯荷、古梅,大都瘦硬如铁,傲岸挺劲;画的鸟也与众不同,不作喜跃悦鸣之状,或昂首朝天,或耸翅挺胸,多独足而立,“白眼向人”。这都表现出一种蔑视新王朝的统治,不予合作、倔强自立的做慢姿态;又包藏着他悲痛欲绝的心情。郑板桥深知其人,也就深知其画,曾在他的作品上题诗道:“国破家亡鬓总皤,一囊诗画作头陀。横涂竖抹千千幅,墨点无多泪点多,”郑板桥因此能成为八大山人的知音。
拓宽地说,“知人论世”还要求鉴赏者对艺术家的生活、情感有较深的了解和体验,才会对其作品引起共鸣。这是因为艺术作品是艺术家的一定的生活经验的结晶;如果缺乏相应的知识和经验,即使具有较高的艺术修养和鉴赏能力,也很难领略它的意蕴和形式之美。黄庭坚在跋陶渊明诗卷中说:“血气方刚时,读此诗如嚼枯木;及绵历世事,知决定无所用智.”年轻时读陶诗,觉得索然无味;等年长后才深知其妙。其原因主要不在艺术修养的高下,而在有无相似的生活经历和体验。
“诗无达诂”的意见反对了对艺术作品的评价和鉴赏定于一尊的主张和各种门户之见,而承认鉴赏活动中的审美差异性,允许甚至提倡审美多样性。刘勰在《文心雕龙・辩骚》说:“才高者菀其鸿裁,中巧者猎其艳辞,吟讽者衔其山川,童蒙者抬其香草。”艺术作品的鉴赏价值固然要由艺术家的创作提供前提条件,但鉴赏者的鉴赏取向又要受到原先的习惯、经验和当时的需要、情绪、态度等方面因素的制约。艺术鉴赏是一个对艺术作品进行再创造的活动,对同一作品的鉴赏,即使是在“知人论世”的基础上的鉴赏,也是各不相同、因人而异的。因此鉴赏者尤其是批评家不能以个人的偏好而任意贬斥不为自己所喜爱的作品,或者“阿私所好,爱而忘丑”(薛雪《一瓢诗话》)。
需要指出的是,所谓“诗无达诂”的意见,和春秋时人们赋诗根据自己的需要断章取义没有源渊关系;恰恰相反,它是对“赋诗显志”的超越,它不主张在鉴赏时随心所欲地阑释作品,而要从作品本身去寻求其涵意。它实质上与“以意逆志”说一样反对断章取义,只是比“以意逆志”说更加强调鉴赏者的能动性,强调由于鉴赏者主体条件的不同,鉴赏背景的不同,鉴赏角度、方式等方面的不同,而造成对作品的审美感受、审美理解、审美体验的不同。
2.披文入情与出入之法
披文”要能“入情”,鉴赏者还必须展开想象,设身体验,这才能使艺术形象显于眼前,引起情感的波澜。叶燮曾在《原诗》内篇以杜甫的《玄元皇帝庙作》诗“碧瓦初寒外”五字的鉴赏为例,指出如果不设身处地,展开想象,“必以理而实诸事以解之,虽稷下谈天之辩,恐至此亦穷矣。然设身而处当时之境会,觉此五字之情景,恍如天造地设,呈于象,感于目,会于心”。清人黄子云在谈到诗歌鉴赏时也说:“当于吟咏时,先揣知作者当日所处境遇,然后以我之心,求无象于窅冥惚恍之间,或得或丧,若存若亡,始也茫焉无所遇,终焉元珠垂曜,灼然毕现我目中矣。”(《野鸿诗的》)更具体地说明了要揣摩作者的心境,发挥想象,才能为作品的艺术形象所感动。明末《四照堂集・汤(应曾)琵琶传》中有一段话记载欣赏表现楚汉之争的古乐《十面埋伏》时的感受:“当其两军决战时,声动天地,瓦屋若飞坠,徐而察之,金声,鼓声,剑弩声,人马辟易声;久之,有怨而难明者为楚歌声,凄而壮者为项王悲歌慷慨之声,别姬声;陷大泽,有追骑声;至乌江,有项王自刎声,余骑蹂践争项王声。使闻者始而奋,既而恐,终而涕泣之无从也。”这表明音乐欣赏也要通过想象来体味音乐形象,使官能的欣赏能提高到情感的欣赏。
但完整的艺术鉴赏决不能只停留在情感上。我国历来有“出入”之说:南宋陈善《扪虱新话》说:“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盖不能入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不能出得书,则又死在言下,惟知出知入,乃尽读书之法。”清末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也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不仅读书、写诗应如此,鉴赏艺术也应如此,既要能深入到作品中去,和作品共鸣;又要能从作品中出来,站在一定的高度,进行理智的鉴赏。
3.直觉妙悟与涵泳玩索
直觉妙悟,无论作为创作方法还是鉴赏方法,都往往有一种突发性,在久久不解其意时,忽然省悟,一通百通。成玉锏在《(琴论》中说:“攻琴如参禅,岁月磨炼,瞥然省悟,则无所不通,纵横妙用而尝若有余。至于未悟,虽用力寻求,终无妙处。”王时敏在《西庐画跋》中称赞“石谷道甲天下”,他对于画学能够“取精去粗,深研入微”、“犹如神者悟到家,一了百了,所谓一超入如来地,非一知半解者所能望其尘影也”。这里说的“攻琴”、“画道”、“画学”,都包括创作和鉴赏两个方面 。
“悟”的突发性实际上是在改孜以求、“岁月磨练”的功夫上取得的,是在不知不觉的渐变
基础上的突变,正如吕本中所说:“悟入必自工夫中来,非侥幸可得也”(《童蒙诗训》)“悟入之理,正在工夫勤惰间耳。”(《(与曾吉甫论诗第一帖》)
就鉴赏而言,这个“工夫”,便是“涵泳玩索”的工夫;“直觉妙悟”在一定意义上说,是“涵泳玩索”的结果。
“涵泳玩索”指的是对鉴赏对象的反复切磋、深入体会,出自《朱子语类·性理),朱熹说:“此语或中或否,皆出臆度,要之未可遽论,且涵泳玩索,久之当自有见。”晚清的况周颐在《蕙风词话》中谈到词的鉴赏,也是强调要“涵咏(泳)玩索”:“读词之法,取前人名句意境绝佳者,将此意境构于吾想望中。然后思虑,以吾身入乎其中而咏玩索之。吾性灵与相浃而俱化,乃真实为吾有而外物不能夺。”“涵泳玩索”要求人们在进行艺术鉴赏时不能浅尝辄止,而必须全身心投入,反复吟诵、把玩、体味,充分展开想象和情感活动,甚至达到如如痴如醉、忘情神游的地步。刘勰提出“玩绎方美”(《文心雕龙・知音),苏轼主张“反复玩味”(《东坡题·书王过峡中诗刻后),宋盛、况周颐又说“涵泳玩索”,这个“玩”字很能体现艺术鉴赏的超功利性和乐此不疲的特点。所谓“久之当自有见”,即指“悟”是在“涵泳玩索中出现。
我是东庭雨竹,欢迎互相关注,共求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