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上的不可知论为什么破解不了?
农民回答,谢邀,(原创),
哲学上的不可知论为什么不了?
大家要知道哲学上的可知论是发生和己经发生的矛盾和问题,用哲学观点去问题和矛盾,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去实事求是的解决问题,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去解决矛盾,可知论没有超前意识,
哲学上不可知论不了,这是对的,因为矛盾未发生,问题没有出现,谁也不知要出现什么问题,问题没出现,谁知道用什么哲学观点去,所以,哲学上不可知论是永远不了,问题只有出现才好用哲学观点去他,这是唯物主义观点,
如果不可知论能的话,那就是十足的唯心主义,
我国九成老年人居家养老,这些难题如何破解?
纯朴民风官不贪,
学习看病不花钱。
风清气正无娼妓,
贵贱不分同比肩。
百姓当年可做主,
专家教授不狂言。
移民携款汉奸少,
四海来朝纳百川。
如何理解赵孟頫说的“笔法千古不易”?主要难在哪个阶段?
谢谢悟空邀请!
[本文系线情并茂翰墨书画原创]悟空问我“如何理解赵孟頫的‘笔法千古不易’?主要难在哪个阶段?”悟空,不好意思,首先我要在此更正一下,赵孟頫原文说的是“用笔千古不易”而不是“笔法千古不易”。下面谈谈我是如何理解的:
“用笔千古不易”可谓是一个经典话题,也是一个扑朔迷离的话题,其问题的焦点就在对于“易”的解释。为此我特地查了以吕淑湘等为首席顾问、李行健为主编的《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1553页对“易”的解释有四种:作为动词解释为1.更改,代替;2.变换;作为形容词解释为1.容易,不费力;2.谦逊平和。概括起来对“易”的解释历来主要的分歧是作为动词“更改”讲,还是作为形容词“容易”讲。至于到底作何种解释是对的,如果要是能够穿越时空发个微信问问赵孟頫本人就全明白了,否则作何解释都是“以己之心度赵孟頫之腹”。我并不排斥其他解释,但是我更倾向于对“易”作“容易”来解释,那么“用笔千古不易”整句话的意思就是用笔千古以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主要是基于我从赵孟頫这句话的写作背景及纵观他的兰亭全部跋文来认识的。
赵孟頫在57岁时乘船由浙江湖州到北京的途中历时32天,在船上对《定武兰亭》反复玩味和临习陆续写下了十三段颇有心得体会的跋文。他在第六跋中感叹到:“学书在玩味古人法帖,悉知其用笔之意。乃为有益。右军书兰亭是已退笔,因其势而用之,无不如志,兹其所以神也。昨晚宿沛县。廿六日早饭罢题。”
“用笔千古不易”是出自赵孟頫《定武兰亭十三跋》的第七跋:“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工。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右军字势古法一变,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齐梁间人,结字非不古,而乏俊气。此又存乎其人。然古法终不可失也。廿八日。济州南待闸题。”原作图片如下:
这里讲的“右军字势古法一变,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本身就是讲王羲之对前人用笔(字势)的变法。如果把“用笔千古不易”解释为“用笔千古不变”的话,这显然不符合书法发展的历史事实。有的人把“用笔千古不易”解释为“中锋用笔千古不变”,这也太牵强附会了吧,用笔不只是中锋用笔啊。
我们不妨驰骋自己的想象力:赵孟頫在船上的这32天可以说对定武兰亭是如痴如醉,反复临习,不断猜摸兰亭笔法,一有体会就写一段跋文,然后又临习,有了体会再写一段跋文,凡此共写了十三跋,直到北京,可能兴犹未尽!以下是赵孟頫所临兰亭的得意版本的图片,是否是在此途中所临版本没详细考证过,不敢妄言:
为什么赵孟頫强调“书法以用笔为上”呢,一个是重要,二是要想掌握好笔法千古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啊,从练习书法的实践来看也是如此,我辈之人有的练习了几十年到头看看自己写的作品,亦或有的笔法还都未入门,不知各位练习书法的朋友是否有同感。
“如何理解赵孟頫说的“用笔千古不易”?主要难在哪个阶段?”,第一个问题谈完之后,我们来谈第二个问题,主要难在哪个阶段。这个问题赵孟頫在其第九跋中也有论及,他说:“东坡诗云:‘天下几人学杜甫,谁得其皮与其骨。’学兰亭者亦然。黄太史亦云:‘世人但学兰亭面,欲换凡骨无金丹。’此意非学书者不知也。十月一日。”的确如此,学习了用笔之道之后能否运用到自己的实际创作中,得鱼而忘荃,不能仅仅停留在用笔的层面上,停留在临帖的阶段,要让用笔为表达我们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而驱使,成为我们抒情达意的工具,写出自己的书法风格来,这太难了,其中甘苦只有学书者自知。各位不知有否这样的体会,在临习法帖时,笔法还掌握的不错,一旦自己完整地书写一幅作品时,往往就不怎么能得心应手了,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用笔错误或用笔不到位,更别谈气韵生动了。
总之我的体会是:书法用笔千古不易得,通篇气韵生动更难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