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信息技术课改方案
铜仁一中为例
(试行)
一、 指导思想
为贯彻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促进铜仁一中信息技术学科新课程的顺利实施,结合我校现有装备与师资的实际,落实课程改革的要求和目标。创造性地实施教学,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打造终身学习平台,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提高新课程的教学质量,以学生发展为本,关注全体学生,建设有特色的信息技术课程,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交流与合作,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培养信息时代的合格公民。
二、 遵循的原则
新课程实施遵循三条原则,(1)基础性与发展性结合;(2)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结合;(3)信息技术与日常生活相结合。
三、 实施方式、内容、时间、执行人
年级
模块安排
课时安排
执行人
高一
第1~4学段
必修:信息技术基础
1节/周
王跃进、刘世俊、朱庆、刘莉琼、张艳飞
高二
第1~4学段
选修1:算法与程序设计
选修2:多媒体技术应用
选修3:网络技术应用
选修4:数据管理技术
1节/周
王跃进、刘世俊、朱庆、刘莉琼、张艳飞
每周拓展性课程时间
选修1:算法与程序设计
选修2:多媒体技术应用
选修3:网络技术应用
选修4:数据管理技术
1小时/周
王跃进、刘世俊、朱庆、刘莉琼、张艳飞
注:
1、每个学段为9周;
2、选修模块的确定,根据各班选课人数最多的情况确定开设课程,一些学生课时不足由拓展性课程时间弥补;
3、学分分配:必修模块2学分,选修模块2学分。
四、 过程、结果评价与学分认定
1、 评价思想
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思想,这不仅仅是评价体系的变革,更重要的是评价理念、评价方法与手段以及评价实施过程的转变。教学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如何评价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效果,评价的理念、方法、手段都将成为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指挥棒。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信息技术课教学评价的基本原则是:发展学生个性,鼓励创新精神,采取灵活多样具有开放性的评价方法,主要采取考查学生实际操作或评价学生作品的方式。
2、评价申请表
贵州省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学分认定申请表
学生姓名 班级 模块名称 申请学分
量 性 评 价
学生自评(每项各100分)
教师评价
学时
课堂表现
探究活动完成情况
综合实践活动
作品评价情况
平均分
上机测试成绩
纸笔测试成绩
总成绩
学生自评(优、良、合格、不合格)
小组评价
学习态度
学习方法
解决问题能力
自我反思
年 月 日
备注
表1
贵州省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学分认定申请表
学生姓名 班级 模块名称 申请学分
量 性 评 价
评价内容
项目
权重
得分
总分
过程性评价
(20分)
出勤情况
5分
课堂表现
5分
过程性评价成绩
10分
探究活动、竞赛成绩或活动成果等(40分)
教师评价
10分
学生自评
5分
小组评价
5分
竞赛成绩或活动成果(作品)
20分
总结性评价
(40分)
上机操作考试
20分
纸笔测验成绩
20分
评语(使用鼓励性语言)
总评(等级)
根据本表记录,该生这一模块成绩认定为:
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学分认定
根据总评成绩,认定该生这一模块取得的学分为:
学校盖章: 年 月 日
表2
3、学分认定
学分认定过程,过程性评价占20%,探究活动、竞赛成绩或能体现信息技术成就的综合实践活动(作品)等占40%,纸笔测验和上机考试占40%。
4、学分认定表使用说明:
(1)出勤情况:满分为5分,未经请假每缺1节扣0.5分,直至扣完为止;
(2)课堂表现:依据实际情况定为5分、4分、3分、2分四个等级;
(3)过程性评价成绩:以平时的过程性评价为依据,按10分的比例折算;学校根据每一个学生建立过程性评价记录;
(4)教师评价:由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
(5)学生自评:教师指导,学生自评;
(6)小组评价:评分标准由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
(7)纸笔测试成绩:按实际成绩折算(实际成绩×20%);
(8)上机考试成绩:按实际成绩折算(实际成绩×20%);
(9)总评:总评成绩为90~100判定为A级;75~89判定为B级; 60~74判定为C级; 60分以下判定为D级;
(10)学分认定:总分为60分(C级)以上判定为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