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三袁”有哪些著名的文学作品?
“公安三袁”是指明后期的文学流派。以袁宏道及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三人为首。因三人都是公安(今湖北)人而得名。三人都是明朝万历进士、明朝官吏和文学家,也是公安派的代表作家。
老二袁宏道,在三袁中成就最大,为公安派的创始者。其思想受明进步思想家、文学家李贽影响较深。重视小说、戏曲和民歌在文学上的地位。于诗文不满前后七子剽窃摹拟、复古主张,强调抒写“性灵”。企图在一定程度上突破儒家思想的束缚。作品主要有《袁中郎全集》四十卷。凡文集二十五卷,包括《广庄》、《塵谈》、《觞政》、巜瓶史》等;诗集十五卷。其作品真率自然,内容多写闲情逸致,部分篇章反映民间疾苦,对当时政治现实有所批判。
老大袁宗道,字伯修,万历进士,官右庶子。前后七子倡导“诗必盛唐”,他们公安三袁则崇尚本色,反对摹拟。袁宗道对白居易、苏轼尤为尊敬推崇。主要作品有巜白苏斋集》。
老三袁中道,字小修,万历进士,官至南京吏部郎中。其文学主张,反对摹拟,崇尚自然。作品有巜珂雪斋集》等。
陈寿为什么说刘备有高祖之风?
陈寿,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史学家,著有《三国志》一书。问题中陈寿所说的高祖指的是汉高祖刘邦。蜀汉政权的建立者刘备与汉高祖刘邦的确有许多相似之处,也就是问题中所言的刘备有高祖之风,下面我把二人的相似之处一一列举出来:
一、刘备和刘邦的出身都不好:刘备自幼丧父,靠和母亲织席贩履为生;刘邦的出身比刘备稍好一点,不过也是出身农家,能吃饱饭而已。
二、刘备和刘邦都相貌不俗。刘备的耳朵、臂长都异于常人,他用眼睛能看到自己的耳朵。刘邦身上也有异于常人的地方,那就是左边大腿上有72颗黑痣。
三、刘备和刘邦的性格有相似之处,他们都是性格开朗之人,为人处世都比较厚道。
四、刘备和刘邦少时都喜欢结交朋友。他们二人都有远大志向,不甘心一生碌碌无为。
五、刘备和刘邦的创业之路都很艰辛。刘备创业初始,真可谓一穷二白,缺兵少将,连一块小小的根据地都没有。刘邦也好不到哪里去,他率众起义时,人数区区几千人。刘备建立蜀汉政权时,已是年过花甲。刘邦起义时都已48岁,等到他建立汉王朝时都已54岁了。由此看来,刘备的创业之路比刘邦更为艰辛。
六、刘备和刘邦都能够做到知人善用。刘备重用徐庶、庞统、诸葛亮、法正、关羽、张飞、黄忠、马超、赵云、魏延、王平、李严等人。蜀汉政权的顺利建立,与这些人密不可分。反观汉王朝的建立,刘邦又怎能离开萧何、张良、韩信、英布、彭越等一干文臣武将呢?
七、政权建立后,刘备和刘邦都建章立制,休养生息。这一定程度上恢复了社会经济,稳定了统治秩序。
八、刘备和刘邦都善于倾听别人的建议,能够做到为我所用。
九、刘备和刘邦都不是完人。刘备伐吴、刘邦处死异姓王及无端猜忌功臣都让他们为后人所不耻。
十、在困难面前,刘备和刘邦都有一颗永不服输的心。在创业的过程中,刘备和刘邦都曾遭遇到强敌,以致于屡屡被对手击溃,但他们不怕失败,依旧斗志昂扬,最终创业成功,这种不服输的精神在二人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正是由于上述原因,陈寿才说出刘备身上有高祖之风。陈寿对刘备的评价合情合理,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