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古斯丁的《忏悔录》是怎样一部作品?
《忏悔录》(Confessiones)是基督教神学家奥古斯丁于公元400年左右写成 的一部哲学和文学名著。奥古斯丁早年曾信奉摩尼教,后又受到希腊罗马思 想的影响,他在罗马帝国衰败时风下曾放荡不羁、沉沦腐化,最后靠皈依基督教 而使自己得到灵性的拯救和升华,成为北非希波的主教。
这部以夹叙夹议的自 传体裁所撰写的《忏悔录》,就是对奥古斯丁一生沉浮、变化之坎坷经历的回忆 与剖析。 。拉丁文“忏悔录”一词,除了“承认”、“认罪”、“忏悔”的意思之外,在古代教 会传统中主要指“信仰表白”、“敬神自白”和“确认与颂扬上帝”。
而奥古斯丁本 人在撰写此书时也是着重于后一种含义,即叙述一生所蒙上帝的恩泽、歌颂上 帝的伟大。因此,按其本意若译成《敬神自白》则更为合适。但人们习惯上只注意 到此词的“忏悔”之意,而冠以此拉丁文书名的著作在汉译时也往往被译为《杆 悔录》。按此习惯,奥古斯丁这部名著在1954年由吴应讽翻译出版和1963年由 周士良翻译出版时也都译作《忏悔录》。
《忏悔录》全书共十三卷,内容上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至九卷,记 述其前半生的思想变化历史。其中第一卷在歌颂上帝之辞后叙述其15岁之前 的经历,第二、三卷记述其青年时代和在迦太基的求学生涯,第四、五卷叙述其赴米兰之前的教书过程,第六、七卷论及其思想转变的经过,第八卷记载其内 心思想斗争的起因、发展与结果,第九卷叙述其飯依基督教后直至其母病逝时 的历史。
第二部分为第十至十三卷,重点写了他著述此书时的情况及对〈径经》 的注释和阐述。他首先在第十卷中分析了其著书时的思想状况,此后各卷则为 〈怪经》诠释,侧重于《旧约•创世纪》部分。《忏悔录》的第二部分可独立作为哲学 论著,其中他对时间”概念的论述尤为精辟。
他从主体上论及真正的时间乃“记 忆、感觉、期望”,以补充将时间分为“过去、现在、将来”之不足,并认为上帝 是永恒的现在。这种时间乃精神的产物之观念曾对西方思想界产生过深 远影响。在《扦悔录》中,奥古斯丁以细腻生动的文笔和深刻入微的描述来刻画自己 的内心体验,流露出强烈的基督教情感。
这部作品在西方世界广为流传,成为罗 马晚期拉丁文学的代表作,也被看作教会文学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因此 被列为古代西方文学名著之一。奥古斯丁的写作手法也给后期欧美文学 中宗教心理的剖析、内心感触的表露和美学理论的探讨提供了楷模和素材。 自奥古斯丁始,西方文人在写“自传”时也往往以题名《忏悔录》为时髦和高雅之 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