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说《鲁滨逊漂流记》与启蒙运动中的启蒙思想有着内在联系?
如果把人类的历史比作一个人的成长过程,那么,十八世纪的启蒙运动就是一个分水岭,在这之前,他就是一个受监护的孩子,完全按照国家和教会的要求去行动;而在这之后,他就成了一个自信的、独立的成年人了。启蒙思想使人们抛弃风俗、习惯、传统、国家的各种政令、教会的教条等这些东西的束缚,而依靠逻辑思维和科学知识来思考问题、认识世界和采取行动。启蒙运动的口号就是:“要有勇气使用你自己的理性!”
在《鲁滨逊漂流记》这部小说中,水手鲁滨逊因船只在海上遇到风暴,孤身一人流落到一个荒岛上,在那里整整度过了28年。在他身上,洋溢着启蒙运动所提倡的理性精神。
01他做事理智、周密,有条理。在遇到意外的打击,身处困境的时候,他会用理智战胜恐惧,迅速调整心情,冷静地分析自己所面临的处境。发现有野人入侵后,他会马上制定详细可行的计划,并做好各种准备。战斗结束后,他会清点战果,进行总结。在28年的荒岛生活中,是理智使他生活得有条不紊,克服所有困难。
02在远离文明的荒岛上,他想办法进行自救,挖凿山洞、修筑栅栏、驯养山羊、种植谷物、制造独木舟、烧制陶器、加工面粉、烘烤面包……他依靠自己丰富的生活知识,完全凭一己之力把一个“绝望岛”变成世外桃源般的“希望之岛”。这实际上体现的是启蒙时期人们渴望按照人的意愿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思想。
03启蒙运动将一切置于批判理性的审视之下,因此宗教信仰受到怀疑甚至蔑视。虽然鲁滨逊并没有完全抛弃宗教信仰,他看到荒岛上本来并适宜种植谷类,却长出了大麦,于是想到“这是上帝为了能让我在这荒无人烟的孤岛上活下去才这么做的”,但他的信仰并不盲目,也不坚定,而是经常受到怀疑和反思的考验,比如,他生病时,感到死亡的威胁,想到《圣经》上说:“我就必拯救你。”于是大喊:“上帝啊,救救我吧!我已走投无路了啊!”但随即又感到,“获救是绝不可能的,所以我不敢对此存有任何奢望”。而当他病好之后,他忽然醒悟到:“我一心只想上帝把我从目前的困境中拯救出来,却没有想到自己已经获得了拯救。”
《鲁滨逊漂流记》取材于一个苏格兰水手赛尔科克的历险故事,笛福将它改造成一部具有全新内涵的伟大小说。故事原型中的赛尔科克在南太平洋的马斯地岛上独自生活了四年,几乎退化成一个原始的野蛮人,失去了语言能力,以石器和棍棒猎取野兽为生。而鲁滨逊却花了28年时间,把一个荒岛改造成一个繁荣昌盛的文明乐园,他朝气蓬勃的进取精神,是启蒙运动时期整整一个时代的缩影。正因为这样,它在西方世界受到广泛欢迎,成为除《圣经》以外流传最广的一部文学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