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主义有什么缺陷?
首先,在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一般是要假设这个划分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很不幸,这个划分是有问题的。[1] 而如果我们假设这个划分是没有问题的,那么按照一般政治书上的话语,我们会将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分别理解为「精神是第一性的」以及「物质是第一性的」,那么首先我们要考察的大概就是精神和物质分别指什么,尤其是黑格尔意义上的精神,以及「第一性」的涵义。
而为了避免陷入黑格尔哲学的庞大体系中,一般在哲学导论,或者西方哲学史的教学过程中,会将唯物主义这个概念简化为「关于外部世界的实在论」,而唯心主义则是对应主张的否定。
当然,一般来说,我们会发现,政治书在使用「唯心」和「唯物」的时候,并不是依照上面给出的标准。以罗素为例,罗素显然是一个唯心主义哲学家,但是他显然是主张外部世界存在的。类似地,康德也主张物自体的存在,但是他被划归为唯心主义哲学家。
事实上,对于「外部世界的实在论」我们没有太多争论的必要,大概是因为我们没有办法将物体视作性质的集合(性质的束,参考束理论:bundle theory)。人类在婴儿时期的感觉当然是不完善的,视觉和触觉之间尚未协调,听觉定位和视觉定位也有一定的偏差。但是当我们达成了现在自己这样的一种协调。所以我猜测,人类在思维的时候就早已通过假定背后有一个存在的实体(基底),来进行多种感觉的协调。进而,这种对于外部世界的实在性的肯定也就称为了人类「本能」的信仰 [3],当然,这种本能不是先天的意思。而这种信仰本身也的确并不保证信仰的对象是正确的。只是,这样一个框架,对于一般人来说,应该再平凡不过了,相比之下,唯心主义的理论似乎都是刻意构造出来的。
对于不同的哲学家来说,「精神(理念)」的所指是不同的,「基本」的意义也是不同的。以柏拉图为例,柏拉图认为,在另外一个世界(柏拉图的天国,Plato's heaven)中,存在着共相和理念,而现实中的几乎一切事物都是这些事物的不完美的摹本,是它们的例示,比如说「一朵红色的花例示了红」(A red flower instantiate redness),一匹血汗宝马例示了马(horsehood/horseness,两个词都是形而上学家生造的)。
可以看出,这种形而上学的争论本身和语言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在我看来,柏拉图的这种划分是有严重问题的。以颜色为例,我们可以将颜色划分为七种,三十种,甚至上百上千种,但是人类能够识别的颜色的差别是有限的,这也就使得过于精细的划分是没有意义的。所以对于人类来说,只有可能有离散多种颜色。另一方面,我们总能找到两种颜色的分界,在分界线两边取两个相隔很近的颜色,人没有办法识别它们,于是会将它们视作同一的,因此,认识论意义上的模糊性就是不可避免的。进而,本体论意义上对于认识论模糊对象的精细划分将成为毫无意义的。类似地,我们可以想象从一种生物到另一种生物之间的连续变化,然后问其中哪个个体是马的示例,而哪个是牛的示例,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会发现判断无法进行,进而断言共相本身就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最终,认为共相先于殊相存在就是没有意义的。
当然,这只是对于粗糙的理论的简单反驳,越是精细化的唯心主义理论,处理起来就越麻烦,因为它的断言弱,也就使得我们在现实中可能找到的反例就越少,提供反驳意见也就越是困难。所以我不会试图去挑战所有的唯心主义理论。但是无论如何,唯心主义理论运用起来不太方便,并且现在也并不为广大研究者所接受,因此,我赞同将其视作错误的理论。
最后说一下塞尔在心灵哲学中批评的唯物主义,作为答案的收尾,另一方面,也作为对于「物质」和「精神」这种划分的质疑。
在20 世纪早期,受到行为主义的影响,心灵被定义为行为,即,一个人的心灵状态就是他可能产生的行为,比如说「a 相信天下雨」,就等价于「如果 a 出门,那么 a 会带伞」。显然,这种还原本身是有问题的,其中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a 相信天下雨」并不等价于那个条件句,而还需要「a 不想被淋湿」这样一个额外的心灵状态,这也就使得还原是不可能的。因为一个心灵状态总须要另外的心灵状态来作为还原的辅助。
行为主义的进化版本是同一性理论,同一性理论有两种:
殊相同一性理论:每一个具体的神经电信号和每一个个体的具体心灵状态是同一的;
类型同一性理论:一类信号和一类心灵状态(比如说相信地球是圆的,而不在乎是谁相信)同一。
显然,两种理论都是试图通过物理主义的方式去处理精神。当然,这里的物理主义不是 materialism 而是 physicalism。它的主张比 materialism 更强一些:任何一切都可以归结为物理的(这里的「归结」仅仅是下面这个语句的缩写):对于任何对象,如果这两个对象没有物理性质上的差别,那么这两个对象在也不可能有其它属性上的差别。具体到心灵哲学中就是:如果两个人的大脑状态是完全一样的,那么他们的思想(心灵状态)就是完全一样的,或者,不可能出现两个人有着不同的心灵状态而有着相同的大脑状态。
这个主张本身没有错,但是进一步的还原就会导致悖论。因为,当我们声称「心灵状态完全取决于大脑状态」时,我们很容易进一步地作出错误的论断(这也即是塞尔所批评的):「心灵状态不过就是大脑的神经电信号。」事实上这个过于强的还原论主张可以通过黑白玛丽实验[2]来进行反驳(黑白玛丽实验并不反驳物理主义,而只反驳强还原论)。黑白玛丽实验想说明,即便一个人有所有关于神经电信号的知识,但是如果她没有感受过彩色,那么她看到彩色的时候就获得了新的感觉,因此将第一人称的感觉像上面那样还原成第三人称的神经电流表述是不恰当的。
总之,物理主义和唯物主义虽然 是当代分析哲学中一个讨论心灵问题常用的框架,但是稍微不注意就会作出一个过强的论断,但是这并不是唯物主义或者物理主义的问题,而是时臣的错。
[3] 《哲学问题》,罗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