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中国江南私家园林的艺术特色及代表作

bdqnwqk8个月前学者8

1.平面格局:江南园林多建于市井内,空间狭小,常以内向布局在有限的空间中构置景观,使之随影随势,曲折蜿蜒且不拘一格,与园中的叠山池水,花木桥廊巧妙结合,小中见大,达到“虽有人作,宛若天开”的境界。
2.建筑形体:江南园林建筑从外观造型,立面形式到细部装饰处理,远比北方的轻巧,纤细,玲珑剔透,其建筑空间既满足生活居住需求,又作为感情生发和延续场所,布置按“风水风骨,量体裁衣,烘云托日”去提高自然山水的艺术感染。诸如虚心高节的修竹,疏影横斜的梅花,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等植物,均为烘托主题和寄托情感而设。
3.尺度空间:江南园林空间开阔通透,内外相互穿插渗透,景中套景,层次变化十分丰富。
4.建筑色彩:江南园林淡雅朴素,几乎所有建筑色彩都以白粉墙、青灰瓦、深棕色或深绿的木构装修组成,与北方形成鲜明对比。这与地方气候密切相关,灰瓦白墙配以周围的山水绿化,给人以清新幽雅,凉爽宁静的感觉,在心理上减弱了酷热导致的不适。

北方园林

中国历史悠久,黄河流域几千年前的生态环境与现在大不一样,那时有大片厚实的植被,

水土保持较好,中华民族的先民在古代创造出灿烂的文明。

以黄河流域为主体的北方园林系统发源很早,规模很大,与以长江流域为主体的南方园林系统互有影响。历代都以黄河流域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正统”。

早在周代,周文王就曾大兴土木,修建苑囿,筑了灵台。《诗·大雅·灵台》记载灵台养了很多动物:“王在灵囿, 鹿攸伏, 鹿濯濯,白鸟 。王在灵沼,放 鱼跃。”文王在灵台游览 ,看见母鹿在悠闲的散步,白鹤昂立,鱼儿畅游,感到心旷神怡。周代的灵囿以素朴为特征 。

当时规定了修建苑囿的等级,天子百里,诸侯四十里,诸侯不得超过天子的一半。《周礼·地官》记载有“囿人”,“掌囿游之兽禁”。灵台到底有多大,现在还难以考证清楚。

修建灵台不仅仅供游览,更重要的意义在于政治文化作用。汉代郑玄在《诗·灵台笺》中说:“天子有灵台者,所以观 象,察气之妖祥也。文王受命而作邑于丰,立灵台。”周文王修灵台,与民众同娱乐,收到很好的效果。《孟子·梁惠王上》称赞说:“文王以民力为台为沼,而民欢乐之,谓其台曰灵台,谓其沼曰灵沼,乐其有麋鹿鱼鳖。古之人与民 偕乐,故能乐也。”商周时期,独特的建筑体系已初步形成,如夯土台基、木构架、斗拱和院落式组合,以及对称步局,均已出现。这些形式、技术已运用于园林中。

秦始皇在位时,以天人感应观念决定国家事务。不论是修阿房宫和骊山墓,还是出巡天下,都要参照天地的“玄和”。天人神学笼罩秦朝。

秦朝在咸阳的北阪大修宫殿,泾渭沿岸楼阁相连接。秦始皇认为原有的咸阳宫太小,下令在丰(周文王都城)、镐(周武王都城)之间建筑大型宫殿。《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 。周驰为阁道,自 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巅以为阙。为复道,自阿房渡渭,属之咸阳,以象天极阁道绝汉抵 营室也。”在庞大的宫殿群中,“关中计宫三百,关外四百余。”唐朝诗人杜牧在《阿房宫 赋》中说:“蜀山兀,阿房出。”揭示了因阿房宫而付出的代价——砍光了蜀山。

秦始皇多次巡游天下,到名山大川祭祀天地。如公元前219年封禅泰山,立石颂德;又到彭城,派上千人到泗水寻找周鼎;又到楚地,“浮江,至湘山祠,逢大风,几不得渡。上问博士 曰;‘湘君何神?’多博士对曰:‘闻之,尧女,舜之妻,而葬此。’于是始皇怒,使刑徒三千人皆 伐湘 山树,赭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