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一谈在未来一个学期里你将如何学习好艺术概论?
文科知识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所以你是对的,提前规划未来一个学期里的学习,那么既然是艺术的概论,它就是一种文字性理论,首先需要把书本通读多变,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其次还是需要多和老师和优秀的同学交流,这也是一个思想碰撞的过程,可以把很多枯涩的理论知识转化为难以忘记的自我积淀。新学期,加油吧
《艺术概论》研究对象是什么?
《艺术概论》研究对象是艺术设计类学科的不同领域。
《艺术概论》教材的内容涉及艺术设计类学科的不同领域,介绍了基本的艺术理论,设计方法与设计手段,涵盖了平面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工业设计等专业方向。
同时,教材还力求在挖掘艺术设计教学的共性特征与打造特色艺术设计文化,珍视艺术表现的地域特征方面实现统一,特别是吸纳了立足于我国千年瓷都景德镇陶瓷文化的陶瓷艺术设计,陶艺等学科内容。
教材的宗旨是针对设计艺术学,美术学的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深入浅出地分析介绍国内外先进的设计艺术的基本原理,构成要素,表现形式与类型,强化学生的设计思维,陶冶学生的设计意识,使其在艺术设计实践中能很快形成新颖独特的设计理念。
教材第一期拟推出15种,主要包括素描,色彩等基础课程教材,艺术概论,设计心理学等专业基础课程教材,家具设计,景观艺术设计,陶艺手工成型等环境艺术设计,陶瓷艺术设计的专业方向课程教材。
扩展资料
《艺术概论》为高等院校艺术基础理论教材,是文化部教育科技司组织编写的《中国艺术教育大系》重要选题之一。
《艺术概论》在文化部前艺术教育事业管理局一九八一年组织编写的全国艺术院校统编教材《艺术概论》的基础上,吸收了现当代美学和文艺学研究的部分新成果;
结合八十年代以来新出现的各种艺术现象和艺术问题,针对艺术院校学生当前的文艺思想实际,重新编写的一本艺术理论教材。
《艺术概论》的编写力求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根本原则,坚持内容的科学性和体系的完整性。
从现实出发,对二十世纪以来的艺术问题,对近二十年中国文艺界出现的新的研究课题,新的艺术现象,力求做出正面的理论阐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艺术概论
一、研究对象 艺术概论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的艺术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原理、范畴、原则和方法等。 艺术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从广义上讲,艺术包括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从这个意义上讲,艺术应当包括实用艺术(建筑、园林、实用工艺等)、造型艺术(绘画、雕塑、摄影等)、表情艺术(音乐、舞蹈等)、综合艺术(戏剧、戏曲、电影、电视等),以及文学艺术(诗歌、散文、小说等)。狭义的艺术专指语言艺术以外的其它艺术种类。艺术概论课程使用的是广义的艺术概念。 艺术活动是指人类从事的一切艺术行为,包括语言艺术、实用艺术、造型艺术、表情艺术、综合艺术等各个领域的艺术创造、艺术传播、艺术鉴赏等活动。艺术创造、艺术传播、艺术鉴赏等艺术活动有其特殊的原理、原则和方法等,艺术内部可以区分为不同的范畴,艺术外部有与艺术活动密切相关的文化因素和其他社会因素。艺术活动本身、艺术活动的范畴、规律、原则、方法等都是艺术概论的研究对象。 二、学科性质 艺术概论是一门研究艺术活动基本规律的课程,是阐述艺术的基本性质、艺术活动系统以及艺术种类特点为宗旨的科学体系。 艺术活动,是一个漫长的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伴随着人类审美意识的生成和丰富,艺术活动也就成为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一方面,艺术创造是社会审美意识与物质形态不断融合与发展的结果,同时艺术活动也在不断丰富和提升着人类的精神世界与物质生活,使人类社会在具有了一定的物质生活形态的同时,也具有了与之相适应的艺术与审美形态。艺术活动充满了奇异的现象和丰富的景观,同时具有内在的规律。艺术正是在各种社会因素和文化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下,遵循自身的规律和特点,一步步由低级到高级、由粗陋到精致、由简单到复杂发展起来的。研究艺术活动的本质与特征,及其各种原理和范畴等,正是推进艺术活动不断丰富和发展的需要。 在艺术科学研究中,艺术学是一个重要的学科体系。迄今为止,艺术学的出现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尽管中外历史上早就有大量的艺术理论,各个部门艺术也都有极其丰富的理论成果,但由于时代的局限,始终未能形成一门现代意义上的艺术学的科学体系。直到19世纪末,德国的康拉德・费德勒极力主张将美学与艺术学区别开来,认为它们应当是两门相互交叉而又各自独立的学科,标志着艺术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正式形成。费德勒也因此被称为“艺术学之父”。在他之后,德国的格罗塞着重从方法论上建立艺术科学,他的《艺术的起源》是艺术社会学的重要著作之一。此外,德国的狄索瓦和乌提兹更是大力倡导一般艺术学的研究,确立了艺术学的学科地位。20世纪二三十年代,日本、苏联等国都相继开展了对艺术学的研究和探讨,我国也出现了一些艺术学方面的译作和著作,标志着艺术学的研究更加广泛和深入。近几十年来,艺术学在世界各国更是有了较大的发展。然而,在我国相对于文学研究和各个部门艺术的研究来看,普通艺术学的研究仍然是一个薄弱环节。尤其是如何深入发掘中华民族艺术之精髓,广泛借鉴世界各国艺术学研究的优秀成果,从而形成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的艺术学学科,更是一项迫切而艰巨的宏大工程。 艺术概论是一门研究艺术活动基本规则的课程,是阐述艺术的性质、艺术活动系统以及艺术种类特点为宗旨的科学体系。 这门课程不同于一般的艺术理论课,它不是介绍某种艺术理论或阐述艺术学研究的各种理论观点,而是系统介绍关于艺术的基本常识和基础理论,是从总体上认识艺术的基本性质、艺术活动的系统构成、艺术种类及其特点。 这门课程也不同于一般的艺术史概论,它不是单纯从历史发展的轨迹着眼,对前人的艺术创造成果和艺术研究成果加以梳理、归纳和总结,而且在课程中还会涉及各种艺术史资料。理解艺术概论中的基本理论知识需要有一定的艺术史知识做基础。考虑到这方面的学习需要,我们在阐述有关理论观点时,会提供一些艺术史资料。同时,还需要学生在教材之外补充有关中外艺术史上重要的艺术家、艺术作品和艺术发展重要阶段的知识。 这门课程还不同于一般的艺术欣赏课,它不是以作品的评析、赏析为主要内容,而是以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系统阐述为主要内容。课程中对具体作品的分析、说明是与基本理论的系统阐述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因此,学习这门课程需要积累一定的艺术史知识和作品赏析知识,但仍需要把重点放在掌握艺术基本理论知识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