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三大思想家是谁?

bdqnwqk9个月前学者17

  明末清初,社会时局的动乱,促使许多人潜心反思社会剧变、朝代更迭的原因,从而拉开了启蒙思想的序幕。其中,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三人成就最大,被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启蒙思想家,尤其是黄宗羲有“中国思想启蒙之父”之誉。明朝灭亡之后,顾、黄、王以批判社会为突破口,在哲学、历史、政治、经济和教育诸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别开生面”的主张,尤其在经济以及政治方面的主张已经突破了传统思想的樊篱,具有近代启蒙思想的光芒。
  在经济上,顾、黄、王均提倡重视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其中黄宗羲提出了“工商皆本”说,首次突破了中国以农为本的传统经济观;王夫之提倡政权对经济的不干涉主义,反对国家垄断,主张自由买卖;顾炎武则主张国家对于商人应该给予保护。这些都明显带有一些资产阶级经济观的色彩。
  在政治上,三人批判君主专制,倡导民主议政。黄宗羲石破天惊地将专制君主称之为“天下之害”,并明确反对封建“家天下”制度,进而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观点;顾炎武认为改姓易号的“国”之兴亡,是统治者的事,天下的兴盛,才是平民百姓的责任,首次将政权与国家两个概念分开;王夫之提出“预定奕世之规,置天子于有无之”的设想,并否定“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传统观念。
  认为人都应享有对土地山川的天赋权利,“有其力者治其地,不待王者之授之”,这与卢梭的“天赋人权”有相通之处。此外,三人还提倡“清议”,鼓励人们对时政得失进行评论,希望通过舆论监督来制约君权,并提出分君权以行“众治”, 顾炎武还提出了“地方分治”、“有治法而后有治人”的制度设想。
  这些具有启蒙意味的思想,使顾、黄、王等人被后世认为是“历史的觉醒者”。虽 然这些思想未能得到实践,但在清末却成了洋务派、维新派乃至革命派的非西方思想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