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网技术能运用在哪些方面?
展开全部
余热减排技术
随着工业生产的蓬勃发展,工业污染物的排放,对大气、自然环境的影响和危害越来越大。国家为保护环境,加大了对工业生产污染物排放的监管力度,国务院专门召开会议部署全国节能降耗减排的工作。我省焦化、炭黑、水泥等高温冶炼企业比较多,这些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必然产生大量焦煤气、热量,而这些能源和热能大都没有被再利用,而以不同的排放方式,白白地浪费掉了,还造成了大气环境污染。事实上,要做到脱硫除尘、净化排放,必须将余热温度降到250゜C以下才能实现,而排放的余热全都在250゜C上,是根本无法脱硫除尘的。那么,唯一的办法就是将余热再利用,首选发电,实现能量再利用,既提高了原材料利用率,又净化了排放物,大大减少CO2、SO2排放量。
一直以来,这样的好事为什麽没有企业做呢?原因就在于,利用余热、余气进行发电的机组功率较小,不易并入大电网,或是地处与系统弱联系的区域,根本无网可并。自发自用,单独运行,又苦于发电机组不能稳定运行。故而形成目前不能不生产、可排放又超标的困难局面。
余热减排发供电微电网稳定运行综合控制系统的研发,是针对利用余热发电、热电联产的自备电厂运行不稳定、耗能高的问题而进行的。主要应用于焦化、炭黑、水泥等高温冶炼企业,利用余热发电、热电联产的自备电厂的微电网设备在线数字化状态检测与监控的工艺改造,彻底改造通过气门排放蒸汽调节负荷的传统方法,实现了既稳定运行,又节能降耗减排。其适用范围和区域主要是产生余热、余气的高温冶炼企业,电网覆盖薄弱地区、电网末端或电网未到达区域,自建的供、用电微电网。
针对这种状况,山西博赛克电力技术有限公司潜心研究开发余热减排发供电微电网稳定运行综合控制系统技术,彻底解决了这些发电机组的运行不稳定问题,真正实现了无网支撑、无忧运行,被称为“自备电厂的革命性技术”,具有国内领先水平。是一项电力、电网节能降耗技术。
其社会经济意义主要是:能为上述状况提供完整的工艺改造解决方案,可使这些企业的余热自备电厂的发电设施充分发挥效能,既节能又高效,净化污染物排放,而且用电用户可以使用到与大电网等质的电能,满足生产、生活需求。山西省长治地区沁新公司2×6000KW煤矸石自备电厂的工艺改造和2×12MW焦化余热自备电厂建设,都是采用了余热减排发供电微电网自稳定综合控制系统技术。
事实雄辩地说明,应用该技术改造余热自备电厂通过气门排空进行负荷调节的传统方法,彻底解决了自备电厂运行的弊端,使之高效节能、安全稳定运行。肯定可以带动一大批焦化、炭黑、水泥等高温冶炼企业,充分利用余热、余气进行发电。一是由于余热、余气的充分利用,提高了原材料利用率,大大减少了工业污染物的排放量,而增强了企业的发展后劲,实现了保护环境目标。二是由于企业的发展,创造了新的就业岗位,惠及百姓,使他们实实在在地分享到了科技创新的经济成果,能够实现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可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
目前的进展情况,余热减排发供电微电网稳定运行综合控制系统技术,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ZL.0)和实用新型专利(ZLX)。山西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查新称“尚未见其它与本项目上述设计和控制方法相同的公开文献报道。本项目研制的电力负荷调节系统在控制原理和系统设计方面均具有新颖性。”其设计缜密巧妙,技术应用全面合理,方案完整有效,能真正解决余热自备电厂的运行问题。在山西省长治地区沁新煤焦股份有限公司的余热、煤矸石自备电厂无故障运行已达2年时间。经中国电力科学院检测,其电能质量完全符合国家标准。本科技项目具有技术设计方案支持,制造工艺保障,是一项可广泛应用于焦化、炭黑、水泥等高温冶炼企业,余热发电机组的能源环保型的创新技术,也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在企业开展的中间试验和应用转化项目。
原名山西博赛克电力技术有限公司,现山西磐控微型电网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6月,是一户股份制企业。于2006年7月经太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批准入驻太原高新区科技街9号丹阳科技4层3A01室。注册资本500万元人民币,法定代表人:候永忠。我公司是国内首家能够合理有效地解决自备电厂,与系统弱联系微电网运行的电力负荷调峰问题的高新技术产业公司。公司的经营范围是:电力工程技术、电气工程、自动化工程研发、计算机控制技术、电子技术、电讯及通讯器材技术、节能技术咨询服务。
作为一家高新技术产业公司,公司领导带领全体员工严格遵循国家倡导的绿色经济产业和持续性发展战略,针对余热、余压、余气、生物等自备电厂发、供电系统电力负荷调峰不稳定、耗能高的问题,本着“科技创新、不断进取、精益求精”的理念,致力于电力事业的研究与开发,获得了两项国家专利,即:“一种电力负荷调节系统及方法”(发明专利号:.0)和“一种电力负荷调节装置”(实用新型专利号:X),被誉为“电力运行的革命性技术” !是一项主要应用于电力产业领域的技术改造和新能源与高效节能的高新技术。经电力部门权威专家评审认定,该技术具有国内领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