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民的主要著作
心灵哲学成为当代西方哲学中最活跃的学科之一,该领域爆发了并正在进行着所谓的“本体论变革”,笛卡尔的二元论的思想成为他们批判的对象,因此,笛卡尔对心灵哲学所作的贡献是大多数哲学家所忽略的问题。本书在分析心灵哲学的定义、美与科学的关系以及研究意义的基础上,对西方心灵哲学的起源、演变尤其是在现当代的发展作了全面系统的探讨和评价。 海德格尔曾说:询问在者的问题是哲学最普遍、最深刻、最原始的问题,而此询问一经开始,便无法摆脱对无的问题的追问与思考,因为“对无进行发问的方式足以成为对在者发问的标尺和标记”。人类思想的发展离不开对非存在的研究,东西方不同时代的哲学家从不同角度切入了这一研究领域。西方有一种有无之辩是由意向性及意向对象的“形而上学问题”所促发的,自19、20世纪奥地利著名哲学家、心理学家迈农(1853-1920)等大家开辟以后,它迅速成为本体论、逻辑学、认知科学等学科的交叉性热点研究领域。华中师范大学的高新民教授和汪波博士在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意向性理论的当代发展”的过程中接触到了西方这方面的成果,项目完成后便把西方的有无之辩及其与东方的比较作为自选项目,写出长达120万字的巨著《非存在研究》,并获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近期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综而观之,该书有如下特点: 第一,该书内容全面系统,资料丰富翔实,涵盖古今中外对非存在的研究。作者在西方本体论发展史的大背景之下,对西方有无之辩的起源与发展,特别是对我国学术界涉及较少的西方自19世纪末以来由迈农和罗素等人所开创的、以哲学为主角的多学科的非存在研究,作了较全面系统的梳理。在比较哲学的视野下,作者对中国哲学的非存在研究历史作了简要梳理,对其中最有成就的道家、魏晋玄学、中国化佛教和儒家的有无之辩作出了解读和评析。在钻研大量原典、探讨文本解释的方法论和吸收学界有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印度哲学――宗教――各派的有无之辩及其共性和特点作出了新的探讨。第二,该书基于比较研究所作的结论新颖明确。作者认为,东西哲学中的有无之辩既有共通之处,又有明显差异。从地位上说,在西方哲学中,有无问题尽管是形而上学的重要问题,但参与讨论的主流哲学家为数不多,在东方却不同。从动机上说,西方的非存在研究主要源于形而上学的自然倾向,而东方哲学的有无之辩的根本动机是要解答人的现实和理想中的终极性问题。尽管东方的有无之辩在逻辑学、语言哲学方面的维度和深度不十分突出,但较之于西方哲学更具全面性、广泛性和实用性。第三,该书明确提出了拓展和深化中国本体论研究的有效途径。从西方非存在研究的内在动因看,迈农之所以提出所谓的“对象理论”,且被后迈农主义者发展,就在于他们发现已有的形而上学尤其是其中的本体论存在严重的狭隘性和片面性,令许多现象和问题无法得到说明。作者认为,要回答非存在问题,首先要思索关于存在本身的问题。再则,如果哲学家们所“发现”和论证的种种“非存在”对象不是子虚乌有,那么传统的、自命为最一般之学问的形而上学或本体论就必须作出自己的修改。第四,从科学与有无之辩及本体论发展的关系的角度,阐明了科学与哲学之间的辩证关系。现当代科学在微观、宇观和渺观研究方面取得的大量成果,为我们重新思考本体论的问题提供了大量有益的资料,有可能使我们彻底改变对存在本身的认识,超越传统的以个体中心论或实体中心论为核心的存在观。第五,对马克思主义文本所包含的关于非存在及其与存在的关系的论述作了符合文本真实的解读,对已有的非存在研究成果的可资借鉴的因素作了发掘,从有无之辩的视角对如何理解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本体论作了一些思考,产生了一些新的看法。例如,新老迈农主义者标新立异的思想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本体论和认识论来说,既意味着挑战,又意味着契机;非存在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必然的构成方面,完全撇开非存在,将难以还原马克思主义本体论的本来面目。第六,构建了基于空无观智慧的人生哲学。作者在继承、借鉴与融通的基础上,探讨了有无之辩与人生哲学的关系,试图揭示东方的许多人生哲学体系为何以空观和无慧(不分别慧)为基础,许多大教大圣为何热衷于谈空说无的奥秘。作者认为,人生哲学的消极与否,与是否以空无学说为基础并无直接关联,积极的人生哲学也可以建立在空观无慧的基础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