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的智慧在哲学之上吗?为什么?
科学知识和哲学智慧严格来说并不搭界,首先来看智慧,我并不能说明它,但我知道一个具备智慧的人,他的心灵是无边自由的,对世界充满无条件的爱,他超越了自我的狭隘,和整个宇宙溶融一体。科学来自实证,是对世界客观、正确的认识,科学带来知识,但与人的心灵无关,一个科学家,同时也可能是杀人狂。
虽然今天科技发达程度远超古代,但我们却并不比古人更快乐,甚至我们却越来越不快乐。这是因为,当我们的外部世界越丰富多彩,我们的注意力就越来越多的放在外界。而真正的快乐却来自我们的内在。
一千多年前,在湖北一个叫黄梅的地方,一个叫惠能的和尚,一天晚上恍然大悟,他感叹道,何期自性本自圆满,何期自性本自俱足……。
我是个科学迷,但我也喜欢哲学,我知道,这两者之间并不矛盾,也无可比性,一个向外探索世界,一个向内探究内心。
为什么说哲学无法指导现代科学研究?
“哲学指导科学研究”这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形成的观念,有部分道理,但也是一个历史的误会。
首先是因为自然科学也曾经被称为自然哲学,本来就属于哲学的一部分。我们今天所称的古代哲学家们,对于自然科学问题有着深入的探讨,做出了第一批成果。也奠定了后来的科学家们讨论自然问题的基本方向和思路。比如古希腊哲学家们对于自然规律的推崇,以及对于我们必然可以理解自然规律的信念。
在十八十九世纪,以牛顿物理学为代表的自然科学,取得了重要的成就,但仍然是有很多的基础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比如著名的“起源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将到哪里去?对于这些问题,只能进行哲学上的探讨。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康德等哲学家,对于自然科学有非常重要的贡献。当然,牛顿、拉普拉斯等科学家同时也会认为是哲学家。也就是说,在那个时代,科学和哲学还没有完全的分开。由于从古希腊以来,哲学具有重要的地位,人们想当然的继承了哲学高于科学的这种想法,从而有了“哲学指导科学研究”的观念。
但是在20世纪初,随着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的诞生,科学研究模式的再一次被颠覆,也颠覆了以往哲学家们习惯的对于世界的基本观念。比如随机性替代了确定性,相对论替代了机械论。为了理解新的科学发现,在经典哲学教育下成长起来的那一代科学家经历过痛苦的哲学反思过程。
而在新的科学方式下成长起来的科学家们对于哲学已经不是那么尊重了。在伟大的科学家霍金的近期著作比如《大设计》里,对于哲学给予了深深的蔑视,他宣称“哲学已经死了”。因为自然科学的讨论已经替代了哲学家的探讨。但这也未必是真相。
虽然我们现在已经认为哲学其实没有办法来指导现代科学的研究,因为科学的新发现是以往没有人经历过的(否则就不是新的发现了),而哲学是基于既往的经验,包括科学发现,进行的总结,尤其是对思维模式进行的总结。20世纪以来,新的科学成长表明,这些总结往往是不可靠的。
但是哲学的学习毕竟是可以锻炼我们的思维方式,尤其是其中的许多训练被证明可以让我们有效的进行思考,避免天马行空式的疏漏。因为自然科学和哲学都是建立在逻辑基础上。哲学的学习给我们提供了基础的逻辑训练。
尤其是对于缺少基础的逻辑和哲学训练的中国学生来说,进行自然科学研究更是需要这样一个大背景的学习,才能了解以往的历史发展中究竟产生过什么样的思维模式和争论,它们对于我们如今对科学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这些以往的事件,无论它的影响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对于我们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们需要补上哲学课,以了解古往今来,我们人类历史上对于这个世界的基础理解,同时也可以了解已经解决和尚未解决的哲学和科学问题,必然会有很好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