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技的艺术有哪些特色?

bdqnwqk10个月前基础11

  

杂技的艺术有以下特色:

1。重视腰腿顶功的训练

我国杂技自古重视顶功。汉代画像砖石和壁画、陶俑中,

有许多拿顶和翻筋斗的形象。我国杂技艺人,即使是表演古代

戏法的演员也要有扎实的功夫基础,所谓“文戏武活”,即是

指此。没有坚实的功夫,在大褂里卡上上百斤的道具,还要从

容自如,翻着筋斗变水变火是不行的。
  

2。险中求稳、动中求静

显示了冷静、巧妙、准确的技巧和千锤百炼的硬功夫。如

“走钢丝”中种种惊险的表演,都要求稳;晃板、晃梯之类,

凳上加凳,人上叠人,但顶上的人必须在动荡不定的基础上求平求静。这必须有极冷静的头脑、高超的技艺与千百次刻苦训 练相结合才行。
  这显示了对平衡的驾驭力量,表现了人类在战 胜险阻中的超越精神。

3。平中求奇

以出神人化的巧妙手法,从无至有显示人类的创造力量。 这个艺术特色在举世惊绝的“古彩戏法”中表现得最为突出。 我国戏法与西洋魔术最大的区别就在于魔术讲究运用声光道 具,台面上金碧辉煌、铮光锃亮,演员却只要一件长袍,一条 薄单,平凡朴实,毫无华彩,然而这一身长袍却要变出千奇百 怪的东西,从酒席菜肴至活鱼、活鸟无奇不有。
  

演员一个跟斗能献出烈火燃烧的铜盆,再一个跟斗又取出 硕大无比、有鱼有水的鱼缸。

4。软硬功夫相辅相成

最能表现这一艺术特色的是“蹬技”节目,蹬技多数是女 演员表演,演员躺在特制的方台上,以双足来蹬。至于所蹬物 体,几乎包罗万象,从绍兴酒罐、彩缸、瓦钟到桌子、梯子、 木柱、木板和喧腾带响的锣鼓等,轻至绢制的花伞,重至100千 克重的大活人。
  被蹬物体,或飞速旋转,或腾越自如,从光滑 的瓷制彩缸至笨重的木制八仙桌子,都可以蹬得飞旋如轮,只 见影子不见物象。

5。惊人的力量和轻捷灵巧的跟斗

“叠罗汉”的底座负重量是惊人的。唐代《载竿》有1人顶 18人的记载。现藏日本作为国宝级文物的唐代漆画弹弓,弓背 上就有1人顶6人的形象。
  近世的“千斤担”中,一位老演员手举脚蹬同时举起4付石 担和七/V个演员,负重达500千克以上,表现了超人的力量。传 统的“拉硬弓” “耍关刀”都是负重极大的节目。

6。以生活用具和劳动工具为道具富于生活气息

碗、盘、坛、盅、绳、鞭、叉、竿、梯、桌、椅、伞、帽 等,这些平凡东西,在我国杂技艺人手里,变幻万状,显示了 我国杂技与劳动生活的紧密关系,有些节目就是劳动技能和民 间游戏结合的产物。
  如绳技、神鞭等,就是牧民套马、赶车和 儿童跳绳的艺术化。

7。工艺美术和形体技巧相结合

“耍坛子” “转碟”等节目把我国的瓷绘艺术与杂技交融在 一起。“蹬技”中的花伞和彩单同样给人以传统艺术的美感。

8。表演形式多样性

我国杂技有极大的适应性,表演形式、场所多样化。
  广 场、剧场、街巷、客房,多至百人大荟萃,小至一人的现场即 席献艺。正是这种广泛的适应性使其能千古犹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