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哲学问题
“哲学”希腊文“philosophy”原意是“爱智慧”或“对智慧的追求”。随着哲学自身的发展,各个时代的哲学家们在认识世界的基础上,做哲学做出了全面的总结,概括出了哲学的本质,从而对各种关于哲学的问题提供了全面的解答,同时加深了人们对哲学的理解。 1.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的艺术和智慧;是对于客观世界和人生道路的系统反思;是爱智慧以及对智慧的不懈追求;是力求提升人生境界的境界之学。 2.哲学告诉人们世界“是什么”,教人们“怎么样”做才能取得成功,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3.哲学给人真诚的人格,教人成为人。哲学教化启蒙人用最美好的思想智慧去完善人性,以获得成为人的内在文化要素和精神气质,由此以本真的方式去规定自身生存与生活。 4.哲学给人真诚的思考,教人以境界;哲学给人以真诚的信仰,教人以超越。 5.没有哲学的指导,人们的生活和行动将变得盲目,对未来将失去预见性,心灵也将失去寄托。
哲学中都有哪些公认的真理?哲学中最具争议的问题是什么?
这不是最具争议的。
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存在;时间的本质是物质而不是意识;先有物质后有意识;意识只不过是物质在人脑中的客观反映而已。这些都是正确的观念。然而随着二十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尤其是人们在探索微观世界发现了新的规律,被某些唯心主义者引用来向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发难。其中倍受争议的是著名物理学家海森堡的“测不准原理”。
1927年,海森堡在经过长期的探索后提出了测不准原理。他对此原理的解释是:设想一个电子,要观测到它在某个时刻的位置,则须用波长较短、分辨性好的光子照射它,但光子有动量,它与波长成正比,故光子波长越短,光子动量越大,对电子动量的影响也越大;反之若提高对动量的测量精度,则须用波长较长的光子,而这又会引起位置不确定度的增加。因而不可能同时准确地测量一个微观粒子的动量和位置,原因是被测物体与测量仪器之间不可避免的发生了相互作用。
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呢?按照唯物主义的观点,物质应是不依赖于人而存在的,按理说它在任一时刻都具有客观存在的位置和动量。而现在为什么由于人的因素(即人的测量)而变得没有了?难道人的意识竟能改变物质原本的状态吗?
其实不光我们,就是这些理论的创始人也不十分清楚这一原理的真正含义。但他们在对这一原理解释基础上所作出的哲学论断,对唯物主义产生了极大的冲击。有量子力学“教父”之称的大科学家波尔说:“通过普适作用量子的发现,观察问题以一种出人意料的方式被提到了重要的地位;作用量子表示着原子过程中的一种整体性特点,该特点使人无法分辨现象的观察和客体的独立行为,而这种分辨是机械自然观的特征。”这一原理的最初提出者海森堡更是大胆,他说:“唯物主义本体论依靠的是一个错觉,即我们周围的世界存在的直接‘实在性’能够延伸到原子领域。可是,这种延伸是不可能的”。他的言下之意就是说,在微观世界里是不存在所谓的客观实在的物质的,象电子、质子这些微观粒子只是由于人们的测量才存在的,没有人们的意识的作用(即测量),它们是不存在的。测不准原理创始人的这种看法引起了其他唯心主义者的积极相应:科学实验已经把人们直观上觉得可靠的常识理论证伪了;电子(或其他微观粒子及其性质)是不依赖于人的观察的独立客体的哲学论断站不住脚。
真是唯物主义错了吗?不,决不是。唯物主义是正确的;测不准原理也是正确的,只是人们曲解了其本质含义。测不准原理并没有否认微观粒子的客观实在性,它只是表明微观粒子具有与宏观粒子不同的特性而已。试问如果电子、质子、中子都不存在,怎么还会有原子、分子?怎么还会有细胞?更别说我们自己了。可见,否定微观粒子的客观存在性是一件多么荒谬的事情!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就对这种在物理学中引入主观意识的作用的做法极为不满。他一生都不肯承认测不准原理,想尽办法来驳倒它。因为他有一个唯物主义的基本观念:自然必是独立于我们而存在的。对于测不准原理所引申出来的古怪的哲学论断,他更是深恶痛绝。他曾经对一个友人抱怨说:“难道月亮在没有人看它的时候就不存在吗?”
尽管测不准原理提出来已经几十年了,围绕它的哲学争议也至今不休,但无论是怎样的科学理论,我们都应本着唯物主义的基本观念对其进行正确的认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征服未知世界的道路上不断前进而不致误入歧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