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说顾炎武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人文主义思想启蒙家?
第一梁启超对清代学术史颇有研究,在清初诸儒中,他极其推崇顾炎武,十分敬慕他的为人,深信他不仅是经师,而且是人师。
同时,梁启超还极力称道顾炎武的学风开创之功。指出:“凡启蒙时代之大学者,其造诣不必极精深,但常规定研究之范围,创革研究之方法,而以新锐之精神贯注之。顾炎武之在清学派,即其人也。”
他又说:“炎武所以能当一代宗师之名者何在?则其能建设研究之方法而已。”(《清代学术概论》)
梁启超所说是指顾炎武对于清儒经学的影响。
清儒的经学与汉儒、宋儒都有所不同,这一派的学问“经一百多年才渐渐完成”,“但讲到筚路蓝缕之功,不能不推顾亭林(炎武)为第一”,所以,梁启超称:“论清学开山之祖,舍亭林没有第二个人”(《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卷六《清代经学之建设》)。
第二顾炎武(1613—1682)原名绛,字忠清。明亡,改名炎武,字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因家住江苏昆山亭林镇,故又号亭林,学者称为亭林先生。
顾炎武出生在一个封建士大夫家庭,祖上好几代在朝廷担任官职,家中有不少藏书。
但到顾炎武时,由于倭寇的侵扰,财产受损严重,家道渐渐中落。
因此,青年时期的顾炎武深受当地豪强的欺压,对社会弊政有所不满,14岁时便与好友归庄一起参加了复社。
复社是当时东南地区的一个政治性的学术团体,名气很大。
顾炎武的眼界也大大地开阔了,他交结朋友,议论时政,正式踏上了社会道路。
顾炎武本来读书较多,有很好的学问功底,然而却连年应乡试不中,于是,他毅然抛弃了科举应试,转而研究有关国计民生的学问。
从此,他认真阅读二十一史和全国州县方志等等,辑成了《天下郡国利病书》。
清兵入关后,又继续南进,在江南大肆屠杀。顾炎武遂投笔从戎,并参加了保卫苏州和昆山的战斗。
他的嗣母在家乡沦陷后绝食身亡,临死前,嘱咐顾炎武说:“无为异国臣子,无负世世国恩。”国破家亡的惨痛事实,激发了顾炎武坚决抗击清兵的决心,他的名字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改过来的。
抗清失败后,他仍不甘心,继续从事抗清活动。
他化名改装,扮成商人,先后游历山东、河北、北京、陕西、山西等地,交接豪杰,密察山川形势,进行广泛的社会调查,意在恢复明朝统治,挽救民族危亡。
后来康熙时征召博学鸿儒,他依然一再拒绝。他一生颠沛流离,却没有停止学术研究,对历史、地理、音韵学、考据学、金石考古等都有独特的见解和深厚的修养。
其著作主要有《亭林文集》《亭林诗集》《音学五书》等,尤以《日知录》和《天下郡国利病书》有名。
第三顾炎武广闻知识,多方涉猎,其目的是“明学术,正人心,拨乱世,以兴太平之事”。
为此,他大力提倡实学,鼓吹经世致用,反对空谈心性和不务实际。
他十分强调为人要“行己有耻”,做学问应“引古筹今”,而这样做,最终也是为了服务于现实。
诚如顾炎武所说的那样:“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
在治学方法上,顾炎武强调实地调查和系统掌握第一手材料,用他的话说,就是“历九州之风俗,考前代之史书”。
将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结合起来,以探求事物之理,不能离开社会现实而只以古人的书本为准。顾炎武的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九州历其七,五岳登其四”,而且每到一地,都细致深入地进行调查研究。
全祖望在《亭林先生神道碑铭》中写道:“凡先生之游,以二马二骡载书自随。所至厄塞,即呼老兵退卒询其曲折。或与平日所闻不合,则即坊肆中发书而对之。”
潘次耕在为《日知录》所撰的序中也说:“先生足迹半天下,所至交其贤豪长者,考其山川风俗疾苦利病,如指诸掌。”
在掌握了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将相关问题的材料进行归纳,将书上的材料与事实相比照,反复考订研究,然后提出自己的见解。
顾炎武的许多著作都是实地考察与书中知识相结合而撰成的。
第四顾炎武注重实际和经世致用,使他在哲学思想上也贯穿了一种求实精神。
如在理气观上,他所表现出的唯物主义倾向就十分明显,认为“盈天地之间者气也”(《日知录》卷一《游魂为变》),“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非器则道无所寓”(《日知录》卷一《形而下者谓之器》)。
他对理学持明显的反对态度。他说:“古今安得别有所谓理学者!经学即理学也。自有舍经学以言理学者,而邪说以起。”又说:“古之所谓理学,经学也……今之所谓理学,禅学也。”(《顾亭林文集》卷三《与施愚山书》)
他认为研究经学需要长时间的努力,而当时讲理学的一些人,连最起码的古代经典都不读,只是抱着近儒的几本语录,空谈心性,妄想一旦顿悟,这种所谓的理学不过是禅学而已。
所以,在《日知录》卷七《夫子言性与天道》中,顾炎武引南宋黄震的话说:“夫子述《六经》,后来者溺于训诂,未害也;濂洛言道学,后来者借以谈禅,则其害深矣。”
第五顾炎武不仅批评程朱理学,也激烈地抨击陆王心学。
他认为王学的兴起,造成了社会上空谈良知心性的学风,“今之君子,聚宾客门人数十百人,与之言心性,舍多学而识,以求一贯之方;置四海穷困不言,而讲危微精一,我弗敢知也”。
他甚至认为王守仁的“良知”说是造成这种空谈心性学风的直接原因。
总结由上可见,顾炎武的学术宗旨与宋明理学(包括心学在内)的空言谈理、忽视当世之务根本不同,他一生“凡文之不关于六经之指、当世之务者,一切不为”(《顾亭林文集》卷四《与人书》)。
他所提出的“经学即理学”的口号的确转移了一代学术方向。
他“一面指斥纯主观的王学不足为学问,一面指点出客观方面许多学问途径来。
于是,学界空气一变,二三百年间跟着他所带的路走去”(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顾炎武倡导的扎实细密的考据方法,严谨朴实的学风,对乾嘉时期汉学的形成,客观上起了很大的作用,尽管这与顾炎武的初衷不符。
所以说顾炎武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人文主义思想启蒙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