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哲学方面的几道比较难的题

bdqnwqk9个月前问题15

1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其观点肯定了事物是运动的。
2德行是知识,但知识不等于德行。知识是由多方面构成的,由德行等很多方面构成的。
3最大的快乐是友谊,而个人的幸福就在友谊和社会之中,分了动态快乐和静态快乐
4在一定程度上,叔本华接过康德批判主义的旗子,认为借助理性概念、范畴等来进行认识的科学和哲学,永远只能及于现象而不能达到自在之物。但他强调,自在之物之于人的道德又是不可缺少的。叔本华用两个命题来表达他的世界观:“世界是我的表象”,“世界是我的意志”。他认为,现象世界的一切都只是我的表象,而世界“实际存在的支柱”则是我的意志 。人们对表象的存在和关系的认识,都必然地归结于某种形态的“根据律”,或存在的(对时空的感知)、或变化的(知性与因果关系)、或行为的(有关人类行为的自我意识与动机)、或认识的(理性和逻辑)。而作为世界的本质存在和运动,是任何认识能力都不可企及的,只能凭直觉感知,这就是生命意志的存在和运动,它是一切表象存在与活动的根据。生命意志创造一切,而人则是生命意志客体化显现创造的最高形态。因此,人的生活意志的本源和所有行动的原因与动力,只有到我的意志中去寻找。很显然,叔本华在这里用意志取代了传统的“理性”、“理念”的本体地位,并试图从意志(而不是从理性)中去寻找生活意义,这同传统形而上学是大异其趣的。这一点也正是他吸引青年尼采之根本所在。
5道德焦虑产生与“超我”的影响,即当个体的思维,感觉或行为违反了自己最初的价值或道德标准。当个体做错事(甚至只是认为做错事时)超我会制造出内疚,羞愧以及自卑感。道德焦虑是对来自自己良心的惩罚的恐惧。(焦虑在人类进化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