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道德经》中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喜欢看修仙小说的朋友,常常会被神奇的修仙功法所吸引,甚至会幻想如果我能拥有这一身飞天遁地旳本事才好,可你们知道现实生活中的修行者是怎么样的吗?我,算是半个修行者,在没有人引领的情况下,摸索着练了几十年,直到五六年前才知明白所谓的功法,其实是两层意思,功靠练,法靠悟。筋骨皮肉练的再好,如果不“明道,终究只能是一个没有境界的武夫,《道德经》在我多年的研读过程中,结合修行获得了一点有别书本上的理解,在我与朋友们分享的同时,也希望能得方家的指点。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出自《道德经》第5章,说实在的对于这段话的解释,从古至今的各种版本加在一起,都可以出版一本超1OO万字的书了。但是,不管哪种解读,我个人以为都背离老子的原意,或者说,我们所见过的解读只是望文生意的表象,我这样说可能会遭人唾骂,如果我今天要不说一个令人信服的理由来,只怕都要遭广大网友口诛笔伐了。
首先,要解读《道德经》的真正奥义,我们不能把自己当作凡人,我所说的凡人,就是一个有着正常思维的、需要每天吃喝拉撒的普通人,也就是《道德经》说的“下士”,要读懂《道德经》,我不能平视或仰慕,是要站在云端之上向下俯看。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庄子为什么要加一个“鹏之背“呢?不要这三个字似乎也便不影响文章的意境,对吧。其意义何在呢?其实,在这两句话中,庄子告诉了我们三个含义,一个就是“怒而飞”的气势;再就是鲲鹏不管有多大,飞多高,我庄子都在上面俯看。是不是有点孙悟空了逃不出如来佛手掌心的味道呢?而在《逍遥游》中的鲲鹏再大,也逃不过庄子的法眼去,三,庄子是一个旁观者。这就是我要说的《道德经》解读之法。
人们常说,人所处的高度和地位不一样,他的眼界也就不一样。就像人们交际的圈子,如果只读了小学,你交往的圈子大都是小学时的同学;读了中学圈子就大都限于中学;如果你是大学甚至于是研究生或者是博士毕业,你的交往中还存在小学和中学这样圈子吗?道德经开篇不就说道可道,非常道吗?不是说“天大,地大,人亦大吗!因此,我们在读《道德经》时要敢于脑洞大开。如果结合列子和庄子读道德经,收获则会更大。
其次,我们读《道德经》要从儒家思维里面跳出来,把自己当作是一个旁观者,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理解《道德经》的真髓。为什么呢?因为儒家将《道德经》断章取义了。了解一点《道德经》源流的朋友应该知道,《道德经》原来的书名叫《德道经》,德在前道在后。同时大家也知道自从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道家就衰落了,董仲舒这样做的目的当然是为统治阶级服务,大家应该知道孔子曾数次问道于老子,然而我们在读的时候,却往往忽视了《道德经》中《德》这一部分的敦敦教言。老子的本意是让平凡旳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感悟道的存在,而儒家却将其变成统治者统治人们的道德枷锁,这不是断章取义是什么?因此,我在此有必要给朋友提示一下,读《道德经》先读《德》后读《道》,这样去理解去解读《道德经》就容易多了。
第三,对于“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解读,“不仁和刍狗“这两个词是重点,如果对这两个词的理解发生了偏差,就真应了“差之毫厘,失之千里这句话。天地不仁,我们能看到三种不同的解读:一是否定句,即天地很不仁爱,或者干脆是仁爱的反面;二是反问句,天地如果不仁爱。 三是排除句,天地无所谓仁爱。
然而,我认为这三个解读都偏离了老子的本意,生活中我们人最能体会“道味的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生病,另一种就是男女交欢。也许你会说我是不是疯了,但我可以明确告诉你,这是无可争辩的事实。因为一个人的病痛除了患者,男女之事除了经办人,别人是无法体会得到个中痛、快“的。“病“就如同“悟道“一样,你懂了就懂了,悟了就是悟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局外人根本感受不到,所以中医才会有“不仁“这个词——麻木不仁。我们常把道家称之为黄老之学”,有点历史知识的朋友都知道,道是从巫分离出来,而医则更是如如此。我们常说了解事件的最好办法是把“根子“挖出来,因此,“不仁的解读应该中医的角度去解读。麻木不仁这个成语,是从中医借用过来的。这里仁指的是感觉或知觉。而绝不能解释为“仁爱。
刍狗:现在对“刍狗这词解读,百分之百分都说成是:祭祀所用草扎的狗。这,这纯粹就是胡说八道嘛,我们翻开历史看一看,在老子那个年代,在祭祀天地和祖先的时候,不用人去殉葬就已经很难得了,会用草狗去敷衍天地神灵和先祖?就算是现在,逢年过节祭祀去世的先人都还要摆点酒肉,何况几千前的人呢?古人认为,祭祀是非常神圣的事情,并置有专门的机构——礼部,周朝的时候分得更具体,而且每次祭祀的事情还要录刻在甲骨或青铜器上,《周礼》也因此而名,不然孔子为什么要复礼?复的又是什么礼呢?如果真是用草扎的东西祭祀,为什么没有传下来的痕迹?牛羊猪这三牲祭礼一词又从何而来呢?这也是我前面什么说要跳出儒家思想的原因,因为这是仕大夫们为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说给老百姓听的。你们这些个刁民有什么好怨的?为了祈求你们能过得好一点,连祭祀天地神灵和先祖祭品都用草狗代替了,难道你们不知道狗肉上不了席桌?不规规矩矩的做顺民,想造反是不是?
那么“刍狗”是什么东西呢?刍狗是一种虫,或者说是蝼蚁。你也许会问我证据呢?证据得从苏轼给改王安石诗说起,说,苏轼去拜会王安石时,他看老王在纸上写着:明月当空叫,黄狗伏花间。小苏心想老王是不是老年痴呆了?明月能叫吗?花朵能趴得了狗吗?于是就将老王的诗改为“明月当空照,黄狗卧花阴“,小苏办完事在回家的路上,偶听几个小孩说到黄狗是一种虫时,才知道自已把老王的诗改错了。而且现在许多地方都还有把蛄蝼、地蚕叫做"狗"的习惯。好了闲扯淡这么多,下面我来把正文给解读出来。看着是不是通讲。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地呀是没有感知力的(对什么都麻木不仁),它高高在上,不过是把这世间的万事万物当作蝼蚁罢了。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道德经里的圣人,不是那些无所不知 ,无所不能的人。文中的圣人指是“王,即统治阶级。在《道德经》中“王,邦、国等字出现的比例是相当高的,因此,我才认为应当把“圣人解读为“王“。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这句话的重点在“不屈一词,一直以来“屈“都被解释为“枯竭“,但我认为最正确的解释应该是亏“,繁写体的“虧。亏,气不足为亏。与月亮盈亏之意同。不亏:圆满,充实。
天地之间,不正像一个大风箱吗?你感觉它是虚无的,但实际上却是圆满充实的,不去拉动风箱则罢,只要去拉动风杆不管进出,就都能感觉这种“虚中有实的存在。
修行悟语:中国人有个很奇特的现象,就是不信鬼神不信天,在面对天灾和挫折的时候,还会喊出人定胜天,我命由我不由天的豪言壮语,因此,道家提出了天地是大宇宙人是小宇宙的修行理论,即“天人合一学说。而道家修行者更是认为“我即是天“,除我”之外的一切,都是刍狗。
圣人。我在前面说过,文中的圣人应该解读为“王,修行者认为能主宰自已的王,只能是自已的意识,即修行者的元神。除此之外所有可能影响到自已的色、声、意、触等感觉都是“刍狗,都应该对其不仁“。
橐龠。人的橐龠即肺,意指呼吸。普通人最能体会到修行者行为的就是呼吸,因为呼吸是人的本能反应,沒有人会时刻注意呼吸,所以人人都能做到忘息”。如果一个人能把所有影响、或者干扰自已的因素像呼吸一样忘掉,那么他就可以说是一个有道行的修行者了。修行者对刍狗”不是摒弃,也不是“不仁而是“忘“。忘形,忘情,忘神,只有忘记一切才能入静(入定),才能把自己的身心完全融入道。才能体会“虚而不屈“。怎么去实行这目标呢?答案就是多言数穷,不如守中”。不偏不倚为中”,即自已的真意。“守中“即守住自已的真意。借用《岳阳楼记》文中之语喻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如是也。
(在我的头条空间里,有更多的修练体会和对《道德经》的领悟,感兴趣的朋友尽可一观,若能提出不同见解,本人万分感谢!)
有朋友在评论区留言,问多言数穷怎么解读,我本来已经回复了,但又怕其他朋友没看到,就重新编辑发出来。
多言数穷:说了很多的话(或理由)数(这里应该读shǔ音)罗列,穷:穷尽。这是一个倒装句。解读:说再多的话,罗列再多理由(有什么用?),还不如守自已的真意。
这句的含义与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的意思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