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一、近功急利之病造成文凭价值缩水
公元2000年左右,教育体制改革,教育近全盘商业化,全国出现了众多独立学院似的高校,开设了众多的本科或专科专业,其教改扩招不以提高学生的素质为根本目的,而是以普及文凭为喙头,大学生的数量有1000多万便猛增到4000多万,这样造成的后果就是本科文凭价值的严重缩水,到处是本科生,但好多本科生其实都无真才实学,只是以花光父母的积蓄为代价换来了消费GDP的增长与不值钱了的文凭证书罢了,以至于社会上出现了读书无用论之说,好多家长认为孩子读书还不如给他培养一技之长,这句话看似有一定的道理,但草根坩泽认为不是每孩子都有丁俊晖的天赋。
将大学教育商业化,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但这个责任谁来担呢?
二、各大学所设专业雷同,各大学大多没有形成自己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专业,过于综合化。比如说,前几年计算机与电子专业比较热门,于是好多高校就一窝疯的开设计算机与电子专业;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护理专业和医学专业吃香,又有好多大学一窝疯似的去开护理和医学专业…这么追热门的专业设置,就真的好吗?
三、教学内容与社会脱节有些高校的教材,没有做到与时俱进,教学的内容还是好几年前的东西,更新不及时,毕业就意味着落后,学生学的东西与社会严重脱节,严重影响了学生的社会竞争性。
四、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成为形式化的课程。为了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竞争力,现在的大学普遍开设了社会实践活动,并把社会实践活动与学分相挂钩,但是形式主义较为浓厚,往往只是检查了一个公章,助长的部分学生弄虚作假的歪风邪气。
五、学位证书的发放与英语四六级的等级相挂钩。试问大学生毕业以后,又有多少人用到了英语?是不是每一门专业都存必要与英语相挂钩?学英语造成的各种浪费还少吗?学英语的时间用在攻读自己的专业学术上,难道不好吗?
六、大学生普遍缺少职业规划教育与心理辅导教育。大学生活是人生中学生生涯与职业生涯的过渡阶段,对人生的转折尤其重要,但是好多大学生认为,上了大学就等于成功,就高人一等,好多大学生不知道在大学里究竟该干些什么?以至于在社会上就毫无竞争力,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比如说大学生啃老、比如说大学生搞不好同事关系.......
七、大学生毕业就意味着失业。这其实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一方面是社会竞争力加强的一种体现;另一方面也是社会工作岗位不足的必然结果。让大学生毕业以后不失业,这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管理制度比较混乱,而且老师的工作态度有问题,内幕比较多。很多老师对课堂教学任务认识不足,而且对教学三要素的相互关系也不是太过于明确,考试制度也不完善,课堂教学效果不是很好,教学思想比较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