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可是汉朝为何还有“外儒内法”的说法呢?

bdqnwqk9个月前学者8

这个问题问得太妙!鄙人不才,碰巧曾经看史书的时候看到过相关记载,也有些浅见,故斗胆一抒,厚颜回答。

说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人,那就是董仲舒!因为这个说法,最开始就是董仲舒提出来的。

题主和大多数人一样,认为儒就是儒,法就是法,两者不可混为一谈,曾经的我也是这样认为的,但是后来我才发现,这种看法是错误的,当初董仲舒提出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个观点的时候,这里面的“儒”其实就已经融合了法家的思想,它并不是纯粹的“儒”,而是“儒”和“法”的综合物,我们可以称其为“法儒”。

为什么这么说?我们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儒家学派虽然在春秋时就已经被孔子建立,但是说实话,在汉武帝以前,其实儒家学派并没有得到大力推广,所以才有诸子百家的说法,儒家学派如果一开始就势头很猛,那也没其他学派什么事儿了。

那么为什么当时儒家学派没有得到大力推广呢?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并没有多少君王喜欢儒家学派。

为啥?

因为当时儒家学派中有一个重要的思想,那就是民贵君轻!

啥意思?就是儒家(实际上是孟子提出来的)认为老百姓比君主更重要,君主要多尊重百姓。

古往今来,一个思想要推广开来,绝不是口口相传就能做到的,需要君主点头,然后朝廷推广,才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推广开来。

但是作为一个君主,谁喜欢民贵君轻这个说法?打个比方,我都做到九五至尊的位置上了,你说我还不如一个百姓重要?那我心里肯定不爽啊。

因为儒家民贵君轻的思想和统治者的思想相左,所以它没有被大力推广,倒是比它后出现的法家,因为极其符合统治者的想法(你不听君主的命令就弄死你),所以在战国和后面秦朝的时候,狠狠火了一把。

儒家的思想和统治者的思想相左,那么为什么在汉武帝的时候,它突然被大力推广起来了呢?

这就得多亏了董仲舒了。

其实我觉得,就是孔子在世,都该感谢感谢董仲舒,因为要是没有他,说不定儒家根本不能被作为正统学派流传数千年之久,直至今天。

为什么我敢这么说?且听我细细道来。

儒家流传到汉武帝的时候,已经过去了好几百年,基本成型了,很多人都是尊崇孔子的思想来学习,董仲舒本来也是学习的传统儒家思想,但是他学着学着,发现不对劲,怎么不对劲呢?他发现自己学习的一些知识,在君主治理国家之时,根本起不到作用,或者说和君主处理事情的方式完全不一样(因为这个时候,汉朝在治理国家上面,更多还是遵循法家思想,儒家和法家当然是不一样的)。

古代读书是为了啥?当然是为了当官了,难不成还是为了理想?

自己辛辛苦苦读书为的就是以后仕途能更顺利,结果发现自己学的根本就不符合君主的行事准则,马屁总是拍到马腿上,那自己的仕途还能顺利么?董仲舒这时候应该是有点怀疑人生的。

但是他这个人吧,脑洞不小,最重要的是还会忽悠。

汉武帝用法家思想治天下,但是他觉得法家思想太严苛,应该换个法子,可是换法子呢又不知道换啥,就下诏求良策,让底下的人给他想一个出来,这个时候,董仲舒抓住机会,苦思冥想,把法家和儒家糅合在一起,弄出了一个新型的儒家思想,然后告诉了汉武帝。

在这个新型的儒家思想中,有一个重要的观点,那就是“天地君亲师!”

啥意思,就是这世界上,天地最大,其次是君主,然后是亲人和师父。

天地这都是虚的,实际上这个说法的意思,就是承认了君主最大!

这是很符合统治者的思想的,所以在董仲舒的新型儒家思想一提出来的时候,立马就得到了汉武帝的赞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是从这里开始!

要不说董仲舒会忽悠呢,“天地君亲师”这个说法,他不说是自己提出来的,他说自己是在先秦的古籍里边找到的,意思是古代就有圣贤提出了这个说法,这样做,是为了让君主信服,同时也让百姓信服。

除此之外,他还在先秦古籍中,断章取义,将一些法家思想巧妙的融合到儒家思想中,在保证君主利益的情况下,宣扬儒学。

其实在我个人看来,董仲舒是有点迎合君主的嫌疑的。

因为纯粹的儒家思想不符合统治者的想法,所以他把符合统治者想法的法家思想给融合进去,说它是儒家思想,其实它就是法家和儒家的结合体。

因为儒家思想能治世,法家思想能约束民众,这样的结合体,对统治者来说,是再好不过的政,治工具了,就因为这个原因,所以汉武帝大力推行儒学。

实际上那个时候的儒学,只是披着儒家外衣的法家思想而已,更多的,还是法家思想,所以才有“外儒内法”这个说法。

关于这种情况,在现在的一些国学书中也可以看出一二,很多书处处都将帝王放在第一位,动不动就讲要对帝王谦恭,不能违背帝王的意志,不然就是不忠,这样的书,基本上都是在董仲舒之后才写出来的,写这些书的人,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就已经受到董仲舒的影响了。

这样的影响越来越大,慢慢的,儒学,就成为了帝王们统治民众的工具。

顺便再说一下,汉宣帝(汉武帝的曾孙)在位时,他的太子很喜欢儒学,但是太子喜欢的是纯粹的儒学,并没有融合法家思想的儒学,就因为这个原因,汉宣帝曾不止一次召见太子,告诉他儒法合一的重要性,没有儒,可以,但是没有法不行,但是太子对他的话很不赞同,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汉宣帝曾一度想废掉太子。

由此可见,统治者的心里是很明亮的,他知道自己国家推行的儒学是什么样的儒学,知道无论儒学怎么演变,始终不能离开法家思想,因为一旦离开,就不利于治理国家了。

(以上仅属个人浅见,不喜勿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