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育问题的几点思考

bdqnwqk10个月前问题15

如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近几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教师和教育工作者,锐意进取,负重拼搏,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台阶,教育面貌日新月异,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新一届县委、县政府领导到任后,重教行动早,尊教意识浓,兴教措施实,短时间内营造了较好的崇教尚学氛围。教育主管部门励精图治,群策群力,使行业内从教风气和顺,外部环境明显改善。去年全县教育工作大会的召开和《会昌县教育发展五年工作规划》的出台,为我县教育指明了前进方向,可以说会昌教育发展进入了提质进位、跨越发展的黄金期,作为教育人,倍感教育的光荣使命和神圣职责,借此机会,就如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谈点个人看法。一、开拓创新,精抓细管,狠抓落实,向科学管理要质量管理制度是学校管理系统的基本支柱,也是确保学校各项工作规范有序、高效运作的体制保障,科学性和创新性是管理体制的内在要求。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新课程试验的不断推进,原有的管理体制难于适应新情况和新要求,调整、充实、完善和创新管理体制势在必行。创新管理制度,要从学校实际出发,体现科学性和可持续发展要求,突出人本思想和公平效率。一所好的学校不仅其管理制度健全,更在于这些制度能真正落实到位,教职员工依法依规治校意识强。学校管理层在管理的理念上要实现三个转变:即由宏观的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由规模扩张做强做大向内涵发展做优做精转变,由注重硬件建设向注重提升校园文化软实力转变;管理的方法上,突出从基础年级抓起,从开学的第一天抓起,从每天一起床抓起,从每一个环节抓起;管理的形式上,分管把口,层层负责,事有人做,人有事做,管理规范,科学发展。二、转变观念,改进教法,提高效率,向课堂教学要质量长期以来,不少教师教学方法陈旧,手段单一,教学没有活力;照本宣科满堂灌的现象很普遍,教学没有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学生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要求得不到贯彻和落实,课堂气氛沉闷,学习效率低下,学生对学习了无情趣。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课堂是师生教学的主战场,45分钟,弹指一挥间,但一节课的效能却可以无限扩大。教无定法,但教有优法,无论是学校领导还是一般老师都要坚定地唱响向45分钟要质量的战歌,积极探索课堂教学有效途径。课堂45分钟的精彩和高效来自课前多个45分钟的精心准备,也溶入了前面教学的反思和感悟,只有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倾注汗水,课堂教学才能结出效率之硕果。无论是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还是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教学经验,都是在课堂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精神和能力,这种教学模式使教师、课堂、教案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老师的地位由“教”师变为“导”师,课堂由老师的“讲”堂变为学生的“学”堂,备课本由通常所说的“教案”变为“导练案”。这种教学模式就是将“教、学、练”三方面交叉进行有机结合,通过紧张、高效、有序的课堂教学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应试能力,从而实现课堂效率的最大化。三、统筹安排,全员轮训,梯式培养,向教师发展要质量近年来,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教师队伍不断壮大大,特别是年轻教师多,教师结构不太合理,师资水平参差不齐。年轻教师干劲足热情高,但教学经验不足、教学方法不成熟、专业知识不系统,短时间内难于承担重要的教学任务。有些教师高级职称下来后,工作热情减退,责任心下降,知识陈旧,方法老套,缺乏进取的动力和危机感。教师是教育教学发展的第一资源,有什么样的教师就会教出什么样的学生,师资水平好坏直接决定教育教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因此,学校要构建符合本校实际的教师专业发展机制,全面提高教师业务水平。我们认为,可以通过实施“五大工程”推动来教师发展。一是实施每三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工程,全面提高教师业务素质。二是实施“青蓝”结对工程,促进年轻教师专业成长。三是实施高级教师“五个一”工程(学年内主持或参与一个课题、撰写一篇质量较高的论文、辅导一名教师、上一节示范课、作一个专题报告),推动高级教师专业水平上档次。四是实施学科带头人示范工程,发挥学科带头人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五是实施名师梯级培养工程,形成校级名师——县级名师——市级以上名师的梯级培养模式。四、提高认识,学思并进,教研结合,向教学研究要质量目前,教而不学、教而不思、教而不研现象普遍,教学研究风气不浓厚,教师备课往往只有两本书,一本是教材,另一本是参考书,备课质量不高,课后也没有反思和总结。教师写论文搞课题是为了职称晋升和评先评优的需要,搞课题只是重申报轻结题,即使有结题,往往也落人窠臼拾人牙慧,难于有自己的思想和创新,更谈不上成果展示和经验推广。学校要上档次、办学要上效益、教学要上质量、教师要上水平,全在一个“研”字,要在研究上大做文章,做好文章。教学研究应与日常的教学工作紧密结合,紧紧围绕教学和课改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 以课堂教学有效性和学生思想教育为课题研究主内容,以优化教育教学方法和提升学习效率为课题研究主方向,以课题的优化升级为目标,以课题的实效性为落脚点,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大力倡导科研兴校,大兴教研之风,力争人人有课题,人人有论文,成果有物化,经验可推广,打造教育品牌,提升教育品位,走内涵发展道路。五、体现特色,注重品位,完善功能,向文化建设要质量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也是形象,更是内涵。校园文化内容丰富,包括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活动文化等,校园文化建设要注意和时代精神结合、和中央苏区红色文化结合、和赣南客家传统文化结合,体现时代要求和地方特色和学校实际。丰富校园文化,要不断拓展和丰富办学宗旨、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等办学思想。利用网站、橱窗、板报、广播、校报等宣传工具,大力宣传优秀师生先进事迹,激励师生不断进步。丰富校园文化,要经常举办教师论坛、教学竞赛、专题报告和学术讲座以及其它文体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开展读书月活动,打造学习型校园和书香校园。丰富校园文化,要重视校园文化景观建设,通过花草树木、名人塑像、景观石、橱窗、宣传栏等,使学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在校园显眼位置设置文明用语牌、警示牌、办学思想宣传墙,在教室、走廊、楼梯悬挂名人字画、班规班训和励志语录,提高环境文化魅力,增强环境育人功能。为师生创建一个赏心悦目、情趣高雅、特色突出、个性鲜明的校园环境和高品位的校园文化,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共同和谐发展。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未来几年,可能是会昌教育发展最快的时候,也可能是会昌教育甩掉落后帽子迎头赶上的最好机会,作为会昌教育人应该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以不进则退、负重拼搏的责任心和精神,抓住机遇,迎难而上,为会昌教育提质进位,跨越发展而努力。

中国教育存在的问题今天中国的教育制度是问题多多,困难重重,许多的利益群体牵扯到里面去,若牵一发那可真是动全身啊。对于中国的教育制度讨论最多的几点是:一、关于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问题大家都知道,中国的教育制度可谓是十人评价九人摇头啊,我们天天要求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可是,看看我们的高中教育,无不是只重视升学率,每年一个学校能考上多少个清华、北大,整天学生是埋首于故纸堆之间,作题、作题、还是作题。尤其是一些高考大省,像山东,以及一些县立高中,只要高考资源不能在全国各地相对平均的分配,这个问题就很难解决。二、关于教育产业化的问题几时教育变成了一种产业,尽管国家一直都不承认这个问题,可是教育已经成了一门产业,教育的收费问题真是一大顽疾,西部的许多地区的孩子上不起学,农村的许多学生上不起大学,在一些大城市里面有高额的择校费,据说,教育曾被评为“十大暴利行业”之一。三、关于教育资源分配不公的问题教育资源是什么,如师资力量就是一类,但是我这里所说的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公指的的国家分配不公,国家的财政支持、政策支持。财政支持的不公,具体上是东西部的不公,农村与城市的不公,省立高中与县立高中的不公等,政策的不公,具体是高考是分省录取、高考有许多的加分政策等,这样,就产生了许多问题,高考大省里的学生们,拼命的学习作题,人数教少的省的学生过的是潇洒有滋味,还有什么高考移民等。四、关于九年义务教育的免费问题为什么世界上有许多的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不如我国,却已经实行了九年义务教育的免费,像古巴、东南亚的许多国家,而我们却在口口声声的说以目前的形势看,中国不具备这样的条件,我想问一下,到什么时候我们才具备呢?十年前我们这样说,十年后我们还是这样说,真是悲哀啊,教育是一长久投资长久收益的行业,其在我国现代化中的作用不可忽视。中国教育制度中的这些问题,之所以不能解决,还大程度是我们的政府在纵容,在现在的社会,一方面,国家在改革中强调效率,另一方面,却又在忽视公平,许多的利益群体的幕后操纵,是现今中国存在的许多的问题的原因之一。 中国教育中存在的三个问题:1.教育收费越来越高。2.中国教育教知识不教做人。3.中国教育教知识不教方法。 我觉得,现在的中国教育就是太全面暸,以后不是一定都能用到的知识,孩子们不管喜欢也好,讨厌也好,这样就不能把精力都倾注到自己喜欢的一门功课上,将来不管什么也只是懂个打概,就像木工不需要诗词歌剧一样,我认为这就是当今的中国教育面临的钜大问题。如果只学要孩子们其他只是懂个大概,而自己的爱好,倾注心血,将来就会有一门精通的技能,这样就不会有那么多的人面临下岗暸哦。1最根本的问题是统一考试,分不出各类人才,就象模具里生产出来的产品,浪费了不少人的青春。2.最严重的问题是不能启发式教育,老师一味的面向考试而不是面向能力.3.一考定终生,使很多人输在起跑线上.4.缺乏公平教育,学校以及老师的水平不一. 首先要知道 经验和知识,实践和学习的关系(学习的目的):学问包括两部分一是知识,二是经验,经验来源于实践,知识来源于学习,而知识是经验的总结。知识的学习是为了指导经验积累,其服务对象就是经验,而经验积累是为了“用”。学以致用,学而无用则费。没有用的学问是没有意义的!我们要用到的或想用的知识才学得会,我们不会用到或不想用的知识我们永远都学不会,记住了也会很快忘记。从学到用的过程就是经验积累的过程。然后是了解 “学、知(会)、用”的内涵和关系:这里的“学”就是学习和实践(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知”就是知道(做人的道理),学会(知识和技术)。它是一个从学到用的积累过程。“学会”必然包含“知识”和“经验”两大要素,缺一不可。读了很多数控机床书籍的人却未必会使用数控机床,就是因为缺少通过实践而来的经验。“用”就是应用。我们的一生都在学习,但“学什么”很少人是非常清楚的,“学什么”概括起来有三个方面:知识、做人、做事。“知识”不作多说大家都明白是什么东西,我们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是书本。“做人”概括的讲就是生活法则(比如良好的生活习惯,自尊、自信、坚韧、勇敢等品质,做人的道理等)和人际交往的能力,家庭中的言传身教是最好的方法。不管政治、经济、社会、生活方式乃至文化如何的变革,人们的生活法则永远不可改变。如果改变了将会面临灭亡的命运。因为这些法则,道理并不是谁发明的,而是这个世界创造的,人们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发现总结出来的。“做事”就是在实践中学习经验和技能。非常必要强调的是这三个方面的学习是要同步进行的,否则难有大成。在上述的三个学习方面中“做人”是最为重要的,因为任何人在这个世界上都无法孤立的生存。生命的一个本质属性就是共存,任何一个单独孤立的生命都会很快消亡。事实证明:一个人知识和做事能力都很差,但做人很强依然是可以成功的,一个人知识和做人方面比较欠缺,但做事动手能力很强,也没问题就如上面所说可以成为很能干的技师,一个人如果只是知识非常丰富,但做人和做事能力都是零蛋那就非常糟糕。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早在中国古代先哲就给了我们教育的完美定义!最后就很清楚的可以看到。目前的中国教育(主要包括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正在步入一个非常危险的境地,缺陷变得越来越大。——甚至制造很多抑郁症、自闭症患者!原因是现代教育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知识教育上,而实践教育比如做人的道理、道德品德教育和做事能力技能的培养等这方面缺失严重或可说几乎没有,时间几乎完全被知识教育侵占。有读万卷书,却没行万里路!值得一提的是学校教育非常适合知识和做事能力的培养,而家庭教育是启发做人道理、道德、品德的温床。知识永远学不完,对孩子真正有用的知识又有多少呢!知识、做人、做事、品德哪些对孩子的未来更重要?把孩子束缚在凳子上,何苦呢!很多事情我们真的应该好好思考一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从小学到初中的九年义务教育。从法律上来说,九年义务教育期间,学生的学杂费全免。实际上,在城市里,九年义务教育仍然收费,虽然一般普通小学和初中学费很低(约每年200~700人民币左右),但因为学校师资差异问题所产生的教育差别,仍然一些师资较好的学校仍以“赞助费”等为由收取费用。在农村,自2007年以后中小学九年教育为免费,而广大农村地区却很少设立初中,甚至出现一个县只有一所初中的情况。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生被迫被剥夺义务教育权被一点一点的重视起来,在城市地区,剥夺义务教育权被视为很严重的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