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户曲子戏的介绍
眉户(郿鄠)是陕西省汉族地方剧种之一,也称为“陕西曲子”,唱眉户也称为“念曲子”。相传因起源于太白山麓的眉县和户县一带而得名,眉户历来以广大劳苦大众的生活、劳作、爱情、婚嫁、殡丧等方方面面的言情为基调,以丰富的演唱材料和演唱形式,唱出了寻常人家的喜怒哀乐,唱出了普通百姓的志趣和爱好。这一艺术形式,已经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和众多爱好者的感情寄托与精神享受。是陕西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眉户戏有哪些特点?
眉户戏又称为“郿鄠”、“迷糊”、“眉户”、“曲子戏”、或“弦子戏”,文人学士称之为“清曲”。它是流行于陕西、山西、河南、甘肃、宁夏等地的一种地方曲子戏。
眉户戏主要流传于陕西的咸阳、华阴等地,其演出形式多样,既有地摊子演唱的曲艺形式,又有舞台演出形式。
眉户戏的唱腔不同于秦腔的高昂激扬,而有更多的委婉细腻,曲调十分丰富。仅新中国成立后收集整理的就达两三百个,有“七十二大调,三十六小调”之说。伴奏乐器以三弦为主,板胡、海笛为辅助乐器。
眉户戏人物表演
眉户是什么?
戏曲剧种之一。亦称“迷胡戏”、“曲戏子”,原写作“郦鄂”,后简化。主要流行于陕西、山西、甘肃、青海、宁夏以及湖北、河南的西部地区。其渊源一说为眉、户两地,故称“眉户”;另一说为华阳、华县一带的民间曲调构成,因旋律悦耳迷人,故称“迷胡”。其演唱形式大致有两种:一是“清唱”,俗称“地摊子”、“板凳曲子”或“念曲子”;一是“演唱”,属于有人物角色的舞台演出,是在“清唱”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眉户剧的伴奏乐器以三弦为主(故而传统上也称其为“弦子戏”),板胡、梅留为辅,后在发展过程中又逐步加入了二胡及中西管弦乐器。其打击乐器及锣鼓经等多借鉴于秦腔、蒲剧等地方剧种。1949年后整理、创作了大批传统及现代剧目,著名者有现代戏《梁秋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