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食品安全也存在诸多问题;试举两个事例
这例子就太多了,我国食品安全问题事件几乎每天都在上演
毒胶囊再现江湖,去向不明引发担忧
日前,浙江宁海检察院通报了一起非法生产“毒胶囊”的案件。在短短5个月,宁海的一个地下工厂对外出售了高达9000万粒的“毒胶囊”。目前,因涉嫌有毒有害食品,11人被宁海检察院批准逮捕,而负责销售的4人仍然未被抓获,“这么多毒胶囊流向哪里,必须抓到这4人才能确定。”昨日,宁海县新闻办周主任告诉记者。
据了解,生产毒胶囊的工厂负责人是56岁的潘某。之前,他曾在台州一家药业公司上班,从事的就是胶囊生产。由于其所在的公司经营不善,工资发不出,最终公司老板用厂里的制造空心胶囊的设备抵扣了欠潘某的一万元工资。有了这些设备,加上之前熟悉生产空心胶囊,于是潘某下决心开始单干,生产、销售胶囊。然而为了赚取更多的利润,潘某开始使用“工业明胶”生产空心胶囊。
从今年2月至7月,潘某的工厂生产的胶囊数量,除了被现场查获的以外,非法生产有毒空心胶囊达9000万粒左右,都已经全部进入了流通市场。经检测,被查获的空心胶囊及生产原料中,重金属铬的含量均超标,最高的超过正常标准的65倍。
“毒胶囊”都卖去了哪里?昨日,宁海新闻办的周主任说,现在已经抓获的人都是生产环节的,负责销售的4人,王某甲、官某、章某、王某乙都在逃,还没有被抓。“毒胶囊的去向,现在还不清楚。警方正在全力追查。”
独家评论:有毒物质为何总能重出江湖
广东查获含有三聚氰胺的毒奶片,引发民众对于有毒物质重出江湖的担忧。时隔两年,毒胶囊再次现身,这一切不禁让人担忧,我们的食品安全到底怎么了?
有毒物质能再次重出江湖死灰复燃,一是利益推动,金钱驱使,有钱能使鬼推磨。二是市场需求,道德沦丧,黑心商人依旧存在。三是监管不力,执法不严,留下漏洞隐患。四是惩处不重,震慑不足,惩罚与利益的天平倒向利益一边。
每当事件爆发,这些有毒物质都会像过街老鼠一般人人喊打,从媒体到公众,从商人到政府无不表示对这些物质的愤怒。而每当事件过后,这些有毒物质又会死灰复燃,根本原因在于这些有毒物质滋生的土壤仍未铲除,需求的市场仍未关闭。
在严惩重罚面前,利益还是战胜了处罚带来的恐惧。我们不禁要问,到底是利益太诱人了,还是处罚太轻了,甚至处罚只是沦为给老百姓一个交代的方式而已?
滋生的土壤不被铲除,那些曾经祸害过我们的有毒物质就存在死灰复燃的可能,这一切需要政府部门下更大的力气,把监管落实,同时需要相关部门尽快完善法律法规,加大惩处力度,让错位的天平恢复到法律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