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校园出现的学生厌学等问题,原因在中学教育吗?

bdqnwqk10个月前问题10

教育是我的主业,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我首先想起了一件事:清华大学有一位精英学生,在某电视节目问高晓松:我该做什么工作?结果,遭到高晓松几人的痛叱――大学,国之重器。你读完大学博士,竟然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不考虑如何改造社会,反而请教找工作的问题,太可笑了。

其实,该大学生只是大学校园的一个代表,反映出当今大学生的信仰缺失和精神颓废。

再回到题主的问题:为什么大学生厌学?原因在于从中学到大学的教育体制存在问题。

1、教育强调功利教育,缺少情怀教育。

中国学生从小接受功利化的教育。

读书就是竞争,就是打败所有对手,进入名校。

什么家国情怀、什么为国为民,统统靠边站。

12年的寒窗苦读,就是为了个人有个好前程。

当读上大学,才发现,原来自己骄傲的成绩,在大学校园根本就是小儿科。

所有的雄心壮志,在同样精英的同学面前,消失殆尽了。

2、中学教育以大学为终极目标。

孩子从小学开始,大人就谆谆教诲,一定要考上大学。

读大学才能有好工作,才能有好家庭,才能有好生活。

家长和老师一再灌输:高中再辛苦,考上大学就轻松了,熬出头了。

当踏进大学校门,整个人的身心彻底放松了。

因为读大学已实现了人生目标,美好的前途正在向自己招手。

3、大学教育体制严进宽出。

高考过关斩将,从独木桥杀到了大学。

然而,大学流行“60分万岁”。只要不挂科,多一分就是受罪。

多余的精力和时间怎么打发?逃课、玩游戏、谈恋爱、睡懒觉啊。

今日有酒今朝醉,明日工作明日愁。

毕业就可能失业,在这个“拼爹”的年代,还有必要刻苦攻读吗?

4、教育以分数至上,缺少人格培育。

教育就是用分数来衡量的。

只要能考高分,精神是否健康,人格是否健全,还重要吗?

大学生喜欢以“丧文化”为荣,以勤奋读书为耻。

“三观”教育从中学开始,就缺少正确引导。

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的奋斗精神,在大学生中,已逐渐消失。

所以,大学生出现厌学,是让人痛心的现象。

因果循环,有因必有果,这是教育大环境中的侧影,值得我们好好深思反省。

——我是“小李滔滔”,谢谢您的关注、点赞、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