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篇与园林景观有关的文章 2000字左右即可 例如园林在城市中的应用之类的!谢谢!可以发我QQ邮箱 真心谢
一共三篇文章,自己斟酌使用 第一篇:浅谈“尺度概念”在园林中的应用 在园林设计中,尺度是非常重要的掌控手段,也是设计的重要方面之一。那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尺度概念在园林中的应用。 一、空间的组织中的尺度概念 空间是设计的主要表现方面,也是游人的主要感受场所。能否营造一个合理舒适的空间尺度,决定设计的成败。 1、空间的平面布局 园林空间的平面规划在功能目的及以人为本设计思想的前提下,体现出一定的视觉形式审美特点,诸如比例、对称、均衡、节奏韵律、对比统一等原则的运用,使道路、广场、建筑、设施等与绿地交错分割,充分发挥点、线、面等构成要素的造型作用,勾勒出明确的平面形态轮廓,表现出极具视觉美感的布局形式。 平面中的尺度控制是设计的基本,在设计时要充分了解各种场地、设施、小品等的尺寸控制标准及舒适度。不仅要求平面形式优美可观,更要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例如3~4m的主要行车道路,两侧配置叶木的枝叶在靠近道路0.6~1.5m的范围内应按时修建,用于形成较为适当的行车空间。 2、空间的立体造型 园林空间中的立体造型是空间的主体内容,也是空间中的视觉焦点。其造型多样化从视觉审美及艺术性角度而言,首先要与周围环境的风格相吻合统一,其次要具备自身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使其在视觉流程上与周围景观产生先后次序,在比例、形式等构成方面要具有独特的艺术性。空间的不同尺度传达不同的空间体验感。小尺度适和舒适宜人的亲密空间,大尺度空间则气势壮阔、感染力强,令人肃然起敬。 二、植物配置中的尺度概念 1、园林中利用植物而构成的基本空间类型 (1)开敞空间--用小尺度植物形成大尺度空间。仅以低矮灌木及地被植物作为空间的限制因素。 (2)半开敞空间--少量较大尺度植物形成适当空间。它的空间一面或多面受到较高植物的封闭,限制了视线的穿透。其方向性指向封闭较差的开敞面。 (3)覆盖空间--高密度植物形成限定空间。利用具有浓密树冠的遮荫树。构成顶部覆盖而四周开敞的空间。利用覆盖空间的高度,形成垂直尺度的强烈感觉。 (4)完全封闭空间--高密度植物形成封闭空间。此类空间的四周均被植物所封闭,具有极强的隐密性和隔离感,比如配电室、采光井等周围被植物遮蔽,增加隐蔽性和安全性等。 2、植物配置中的尺度,应从配置方式上体现园林中的植物组合方式,体现出植物造景的视觉艺术性。 根据植物自身的观赏特征,采用多样化的组合方式,体现出整体的节奏与韵律感。 孤植、丛植、群植、花坛等植物造景方式都体现出构成艺术性。孤植树一般设在空旷的草地上,与周围植物形成强烈的视觉对比,适合的视线距离为树高的3~4倍;丛植运用的是自由式构成,一般由5~20株乔木组成,通过植物高低,疏密层次关系体现出自然的层次美;群植是指大量的乔木或灌木混合栽植,主要表现植物的群体之美。种植占地的长宽比例一般不大于3:1,树种不宜多选。此外,还有树木高度上的尺寸控制问题,或者纵横有致,或者高低有致,前后错落,形成优美的天际线。 三、铺装设计中的尺度概念 铺装的尺度包括铺装图案尺寸和铺装材料尺寸两方面,两者都能对外部空间产生一定的影响,产生不同的尺度感。 图案尺寸是通过材料尺寸反映的,铺装材料尺寸是重点。室外空间常用的材料有:鹅卵石、混凝土、石材、木材等。混凝土、石材等大空间的材料易于创造宽广、壮观的景象,而鹅卵石、青砖等易于体现小空间的材料则易形成肌理效果或拼缝图案的形式趣味。 鹅卵石的尺度较小,适合于小范围的地面铺设或者宽度较小的游步道,施工方法多样,可组成图形也较多,观赏性较强。混凝土的一个重要用处就是水泥印花地面,是一种造价较低,但形式活泼的地面处理形式。适合于大范围的广场,可塑造多元化的地形。石材主要是指花岗岩。花岗岩的主要尺寸有300mm×300ram、600mm×600ram等,没有500mm×500ram、900mm×900mm等尺寸。处理方式多种多样,应用相当广泛,各种主要出入口或者重要景观节点都采用花岗岩。木材的尺寸随需要自行处理的,在廊架、座椅、平台中使用最多,风格休闲,易加工成形,与其他景观可以很好的结合。 铺装材料粗糙的质感产生前进感,使空间显得比实际小,铺装材料细腻的质感则产生后退感,使空间显得比实际大。人对空间透视的基本感受是近大远小,因此在设计中把质感粗糙的铺装材料作为前景,把质感细腻的铺装材料作为背景,相当于夸张了透视效果,产生视觉错觉,从而扩大空间尺度感。总的来说,综合运用各种材料,选择合适尺度,足以营造个性、亲切、愉悦的环境特征,使之成为城市的象征并具人性化,提高人们日常生活的空间质量。 小结:园林设计的任务是表达人平视时视力所及范围和所包含的空间场景,这就要始终模拟人的视点去观查和设计眼前的场景,并用接近人视高度的效果图和局部立面或剖面图体现成果,尺度概念的重要性就显而易见了。 在园林设计中,我们应全面考虑到空间、植物配置、铺装等多方面因素,把握好尺度,从而创造宜人的园林环境。 第二篇:浅谈城市景观元素 景观,犹如散落在茫茫大千世界的璀璨星辰,装点着人类的环境。它们有的是鬼斧神工的天然生成,有的是精雕细琢的人为创造,焕发出不同的奇光异彩,成为人类共享的艺术珍品。 1. 前言 所谓景观,简言之,就是具有观赏审美价值的景物。它是人类的世界观、价值观、伦理道德观的反映,是人类的爱和恨,欲望与梦想在大地上的投影。而景观设计是人们实现梦想的途径,是城市设计不可分割的部分,也是形成一个城市面貌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景观设计的内容相当广泛,包括了城市空间的处理,原有场地特点的利用,与周围环境之间的联系,广场、步行街的布置,街道小品以及市政设施的设置等,既涉及功能,又涉及视觉及心理问题。传统的景观设计概念以绿化为主,随着城市的现代化和城市人口的大量增加,对景观的功能要求日益突出,同时在美学上也要求更加丰富和多样化,所以城市硬质景观大量使用,以效解决这个问题。 2. 城市景观的组成要素 2.1 地面铺装 区别于自然环境中的地面,在城市地面往往都需要做硬质铺装处理。这除了需要满足高频率、高强度的使用功能之外,还因为铺装是塑造城市景观的基本元素之一。通过不同铺装材料的运用,可以划分地面的不同用途,界定不同的空间特征,可以标明前进的方向,暗示游览的速度和节奏,同时通过铺装图案的变化,还可以创造视觉趣味,构成空间个性。 在做地面铺装设计的时候,需要考虑以下几因素:首先应当遵循整体统一的原则。无论是铺装材料的选择,还是铺装图案的设计,都应与其他景观要素同时考虑,以便确保铺装地面无论从视觉上还是功能上都有被统一在整体之中。随意变化铺装材料和图案,只会增加空间的零乱感,所以在没有特殊目的的情况下,不能任意变换相邻近的铺装材料及形式颜色。第二是安全性。应当保证铺装功能所必需的强度要求,做到铺面无论在干燥或潮湿的条件下都同样防滑,避免行人发生危险。第三是外观,包括色彩、尺度和质感。色彩要做到既不黯淡也不令人烦闷,又不鲜明到俗不可耐。色彩或质感的变化,只要在反映功能的区别时在可使用。尺度的考虑会影响色彩和质感的选择以及拼缝的设计。路面砌块的大小、色彩和质感等,都应与场地的尺度有正确的关系,这点相当重要。 地面铺装材料很多,主要有沥青、混凝土、花砖、天然石、卵石等,可根据不同的要求做出选择。沥青地面成本低,施工简单,常用于车道、人行道、停车场的路面铺装。彩色的沥青路面的使用,还可以改变景观的单调性。混凝土路面因造价低,适用性强而被广泛使用。现浇混凝土铺地要注意伸缩缝的设置,而混凝土砌块铺装则更加灵活。花砖路面 的色彩丰富,式样与造型的自由度大,容易营造出欢快、华丽的气氛。常用于公共设施入口、广场、人行道、大型购物中心等场所的路面铺装。天然料石,特别是花岗岩铺地,往往可以营造出一种庄严、沉稳的气氛,大多用于城市中的重要地段。为了避免大面积硬质铺装带来的环境问题,在可能的条件下,还可以结合绿化,形成嵌草铺装。 2.2 台阶、坡道和路缘石 在城市空间环境中,由于各种自然原因或功能需要,常常要改变地坪高度的变化,而地坪高度的变化也往往产生出丰富而美丽的城市景观。其中改变地坪高度的景观设计有台阶、坡道和地缘石。 台阶和坡道的主要功能是使行人从一个地坪高度转移到另一地坪高度,但同时也具有突出该场地环境特征的巨大潜力。当台阶设计成狭窄而有亲切感,宽阔时而有雄伟的感觉,可以封闭而神秘,也可以开敞而连绵。他们将是逐渐引人入胜,以戏剧性的手法诱使行人到达观感高潮的极好手段。 地缘石是一种确保行人安全,进行交通引导,保持水土,保护栽植,以及区分路面铺装而设置在车行道与人行道分界处、路面与绿地分界处,不同的铺装路面的分界处等位置的构筑物。路缘石的种类很多,有预制混凝土、砖、天然石材等,造型也很丰富。 2.3 雕塑小品 雕塑是构成城市景观的重要元素,它能以其丰富的造型语言,向人们传达着特有的思想感情。雕塑与城市环境的地理景观、园林景观和建筑景观相互渗透,往往就构成了城市或社区的特征标志。城市雕塑类型很多,其中一类属于小品式雕塑,其题材大多以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动、植物为主,注重反映民俗风情和场所特征。雕塑为了求得与环境相协调,应在规划、构思、制作等方面认真考虑。第一就是布局:雕塑所处位置与周围建筑及自然环境是否相协调,在景观构图中所在的地位,雕塑所在位置与道路交通的关系等。第二是造型:雕塑造型如何占有适宜的空间,并以什么造型语言吸引过往行人的视觉并影响他们的观赏心理。第三是体量尺度:特别小品类雕塑,应同观赏者保持亲切的关系。 雕塑形式通常分为具象与抽象两类。具象的雕塑(如图)由于能直接为人们接受,所以往往多于抽象雕塑,但许多优秀的抽象雕塑形象比具象雕塑更形象、更概括、更简练、更典型,因而也就更耐人寻味、发人遐想。传统的雕塑以石、铜材料为主,但现代科技的发展,为雕塑提供了更为丰富的造型手段,具有动态艺术、视幻艺术、电子艺术、光影艺术以及音响艺术表现力的新奇雕塑,更能满足人们不同层面的艺术享受。 3. 结语 目前,我国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使城市环境建设面临严峻的挑战。景观是城市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生态系统功能提高和健康发展有重要作用。在进行现代城市景观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地从科学的角度分析城市环境的现状。生态设计是直接关系到景观设计成败以及环境质量的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创造更好的环境、更高质量和更安全的景观的有效途径。要科学全面地理解城市景观设计要素的自然属性和其他特征及城市生态平衡的机制,运用现代的艺术理论和创作手法,创造一种源于而高于自然的城市景观来满足人们审美需求。第三篇:也谈城市景观的植物造景 现代社会是建筑密集、人口稠密的时代,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居住条件的大大改善,人们向往城市森林,渴望投入大自然的怀抱。目前各地园林化城市建设深入发展,使人们对植物造景的认识不仅停留在对美的欣赏和享受,而且意识到植物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认识到绿色植物是整个自然界生态平衡中最为关键的因素,是任何建筑物都无法代替的。用生趣盎然,随季节变换的植物来柔和生硬密集的建筑线条,调剂人们精神上的呆滞与疲劳,这就是植物造景的魅力。实践证明,大量经过艺术配置的各种植物为人们创造出了具有一定内涵和品味的城市景观,也将为城市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文化品味极佳的城市景观风格迥异、独具特色,而有品位、有内涵的植物造景点缀、美化着人们的视野与生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同时也是形成城市独特魅力的重要因素。一、城市植物景观的品味为创造良好的城市植物景观,人们通过对屋顶绿化、墙面绿化、室内绿化、地面绿化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绿色链,但这些只是园林绿地景观生态系统的内容之一。城市植物景观应根据该区域居民的容量、居民的文化层次来合理区分生态景观以及视觉景观;应遵循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做到以人为本、生态为先,坚持空间形态规划;应从建筑风格、环境品质、文化特色和立地环境植物配置多样性,合理应用等方面综合考虑,做到植物与建筑、植物与环境的和谐、功能的完善,使植物景观与建筑环境、人文景观、户外空间系统地交融在一起,创造品味极佳的城市植物景观。植物景观不是简单地栽一排树,随便造个花坛,草丛中放几块石头即可。例如:在江西庐山风景区的玉屏峰和天王峰之间,有三棵相传为晋僧所植的古树,一棵银杏,两棵柳杉。银杏是古活化石,是自然的遗迹,这几棵古树名木是历史象征,又有文化的积淀,于是在它们的周围设计成一个景点——“三宝树”。这个景点让人感受到了文化气息和品味,有着深远的意境。城市植物景观应注意保护生态环境,生态保护是一个地方高度文明的象征,使人想到了远古时代的自然景象,草坪中刻意点缀的几块石头让人感受到一种朴实的乡村气息和耐人回味的野趣。把资源环境生态诸要素结合起来,把建筑的尺度、景观小品的尺度和树木的高度合理地量化,从空间、时间、自然、人文诸要素来规划绿色生态系统。适度的户外空间对每个人来讲是必需的,人与自然对话,与人对话交流需要户外空间,那就有公众性、开放性和参与性,没有人参与、感知的绿地是苍白的、缺少品位的,最重要的是要改变现在植物景观中千佛一面的状况。二、城市植物景观造景的原则植物造景设计同样遵循着绘画艺术和造园艺术的基本原则。即统一、调和、均衡和韵律四大原则。 (一)统一的原则:也称变化与统一或多样与统一的原则。植物景观设计时,树形、色彩、线条、质地及比例要有一定的差异和变化,显示多样性,但又要使它们之间保持一定相似性,引起统一感,这佯既生动活泼,又和谐统一。变化太多,整体就会显得杂乱无章,甚至一些局部感到支离破碎,失去美感。过于繁杂的色彩会引起心烦意乱,无所适从,但平铺直叙,没有变化,又会单调呆板。因此要掌握在统一中求变化,在变化中求统一的原则。运用重复的方法最能体现植物景观的统一感。如街道绿带中的行道树绿带,用等距离配植同种。同龄乔木树种,或在乔木下配植同种,同龄花灌木,这种精确的重复最具统一感。一座城市中树种规划时,分基调树种、骨干树种和一般树种。基调树种种类少,但数量大,形成该城市的基调及特色,起到统一作用;而一般树种,则种类多,每种量少,五彩缤纷,起到变化的作用。如在竹园的景观设计中,众多的竹种均统一在相似的竹叶及竹竿的形状及线条中,但是丛生竹与散生竹有聚有散;高大的毛竹、钓鱼慈竹或麻竹等与低矮的箐竹配植则高低错落;龟甲竹、人面竹、方竹、佛肚竹则节间形状各异;粉单竹、白杆竹、紫竹、黄金间碧玉竹、碧玉间黄金竹、金竹、黄槽竹、菲白竹等则色彩多变。这些竹种经巧妙配植,很能说明统一中求变化的原则。(二)调和的原则:即协调和对比的原则。植物造景设计时要注意相互联系与配合,体现调和的原则,使人具有柔和、平静、舒适和愉悦的美感。找出近似性和一致性,配植在一起才能产生协调感。相反地,用差异和变化可产生对比的效果,具有强烈的刺激感,形成兴奋、热烈和奔放的感受。因此,在植物景观设计中常用对比的手法来突出主题或引人注目。当植物与建筑物配植时要注意体量、重量等比例的协调。一些粗糙质地的建筑墙面可用粗壮的紫藤等植物来美化,但对于质地细腻的磁砖、马赛克及较精细的耐火砖墙,则应选择纤细的攀缓植物来美化。一些与建筑廊柱相邻的南方小庭院中,宜栽植竹类,竹竿与廊柱在线条上极为协调。一些小比例的岩石园及空间中的植物配植则要选用矮小植物或低矮的园艺变种。反之,庞大的立交桥附近的植物景观宜采用大片色彩鲜艳的花灌木或花卉组成大色块,方能与之在气魄上相协调。色彩构图中红、黄、蓝三原色中任何一原色同其它两原色混合成的间色组成互补色,从而产生一明一暗,一冷一热的对比色。它们并列时相互排斥,对比强烈,呈现跳跃新鲜的效果。用得好,可以突出主题,烘托气氛。如红色与绿色为互补色,黄色与紫色为互补色,蓝色和橙色为互补色。我国造园艺术中常用万绿丛中一点红来进行强凋就是一例。在很多自然风景林中常以阔叶常绿树为骨架,其中很多属叶片质地硬且具光泽的照叶树种,与红、紫、黄三色均有的枫香、乌桕配植在一起具有强烈的对比感,致使秋色极为突出。公园的人口及主要景点常采用色彩对比进行强调,恰到好处地运用色彩的感染作用,可使景色为之增色不少。黄色最为明亮,象征太阳的光源。幽深浓密的风景林,使人产生神秘和胆怯感,不敢深入。如配植一株或一丛秋色或春色为黄色的乔木或灌木,诸如桦木、无患子、银杏、黄刺玫或金丝桃等,将其植于林中空地或林缘,即可使林中顿时明亮起来,而且在空间感中能起到小中见大的作用。红色是热烈、喜庆、奔放,为火和血的颜色。刺激性强,为好动的年轻人所偏爱。园林植物中如火的石榴、映红天的杜鹃,开花似一片红云的凤凰木都可应用。蓝色是天空和海洋的颜色,有深远、清凉、宁静的感觉。紫色具有庄严和高贵的感受,如园林中常用紫藤、紫丁香、蓝紫丁香、紫花泡桐、勿忘我等进行配植。白色悠闲淡雅,为纯洁的象征,有柔和感,使鲜艳的色彩柔和。园林中常以白墙为纸,墙前配植姿色俱佳的植物为画,效果奇佳。绿地中如有白色的教师雕像,则在周围配以紫叶桃、红叶李,在色彩上红白相映,而桃李满天下的主题也极为突组成,最受中老年人及性格内向的年轻人欢迎。园林中植物种类繁多,色彩缤纷,常用灰叶植物很能达到统一各种不同色彩的效果。(三)均衡的原则:这是植物造景的一种布局方法。将体量、质地各异的植物种类按均衡的原则配植,景观就显得稳定、顺眼。如色彩浓重、体量庞大、数量繁多、质地粗厚、枝叶茂密的植物种类,给人以重的感觉;相反,色彩素淡、体量小巧、数量简少、质地细柔、枝叶疏朗的植物种类,则给人以轻盈的感觉;根据周围环境,在配植时有规则式均衡(对称式)和自然式均衡(不对称式)。规则式均衡常用于规则式建筑及庄严的陵园或雄伟的皇家园林中。如门前两旁配植对称的两株桂花;楼前配植等距离、左右对称的南洋杉、龙爪槐等;陵墓前、主路两侧配植对称的松或柏等。自然式均衡常用于花园、公园、植物园、风景区等较自然的环境中。一条婉蜒曲折的园路两旁,若在一侧种植一棵高大的雪松,则邻近的另一侧须植以数量较多,单株体量较小,成丛的花灌木,以求均衡。 (四)韵律和节奏的原则:植物造景时配植有规律的变化,就会产生韵律感。最能体现的是在园路或小径两旁的植物配植。如两种树种相间配植,象杭州白堤上的桃柳相间;或几棵同种树间植另一种树。这样,沿路(径)游赏时就会感到不单调,而有韵律感的变化。三、城市景观的植物造景手法良好的植物造景是提升城市景观品味的重要一环。植物造景要做到突出生态,尽量保留原有的植物群落和生态群落,做到乔、灌、草、花卉合理搭配,切实发挥绿化的生态功能,而且要充分利用建筑小品、城市雕塑等造园的手段,表现出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城市景观。植物造景者应深入自然山林采风,用心去体会自然界中的各种事物,细心研究自然植物群落组合,把有价值的东西带回城市,引入城区。众所周知,盆景是我国传统的优秀园林艺术珍品,是无声的诗和立体的画。盆景园艺师运用“缩龙成寸”、“小中见大”的艺术手法,达到“聚景于盆”的艺术效果,给人以“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的艺术美感。我们也完全可以借鉴盆景的手法来进行植物造景,让植物景观也从盆景造型艺术中获取更为丰富的内容,体现植物造景的作用,展现愉悦的生活空间。1、紧缩式造景:自然生长的树木大多枝叶零散,花果稀疏,欣赏价值欠佳。因此,植物造景时可采取株型紧缩的办法,除选用枝繁叶茂、树冠紧凑的树种外,还必须加以精心地整形修剪,尤其是绿篱和绿球的造型、修剪更应精细,使其枝密叶挤,见叶不见枝。2、摸拟式造景:供绿化栽培的花木除行道树、独立树、林带、树丛、竹丛等外,可进行矮化处理。如绿篱、花篱、香篱、果篱及盆花、盆景等,均应采取控土、控肥和断根修剪等办法,常年保持规定的高度和大小。其中盆景的矮化培管更为重要,如迎宾松、劲松、梅桩等树桩盆景都是模拟老树的自然姿态造型,常年进行定型修剪,才使老态常存。3、衬托式造景:“秋水共长天一色”,这是古诗人用蓝天陪衬秋水的诗句,我们在植物造景中也可运用这种手法。如在白色围墙旁边种上先花后叶的紫花一行,培育出低干型的修长枝条,编成大孔花篱,在开花时红白相衬,更显花篱美态。又如用高矮不同的常绿松柏树种,双行分段间植于白色围墙前,按照山恋起伏姿态,进行定型修剪,使山头高矮悬殊,有的与围墙等高,有的仅及墙高的一半,更有的高矗墙头之上,以白墙和蓝天为背景,更可显示形象的逼真感。4、比喻式造景:在花坛或绿篱的绿化基础上,模拟动物形态或自然景象,使花坛和绿篱美上加美,好似锦上添花。如在大型的花坛当中用竹木铁丝扎成各式模具,用藤本花卉攀缘其上,构成“雄狮怒吼”、“生龙活虎”、“快马加鞭”、“万马齐鸣”等场面。或在平静的绿篱上修剪成“浮光跃金”、“后浪推前浪”、“波涛汹涌”、“伏地长龙”、“蟠龙出洞”等气势蓬勃的景象。5、形象式造景:林荫车道的隧道造型是形象式造景的一个范例。先在行人道的外缘栽上一行矗立的松柏、白桦、水杉等直立性树种,成林后再在行人道与车道之间再各栽一行枝丫伸展的法国梧桐、香樟等,逐年加以整枝修剪,使两旁的树枝伸向车道当中,构成拱桥式的绿色隧道,使行车、行人如入隧道当中,别具一番风趣。6、联想式造景:寓动于静、静中有动,这是植物造景中启人深思的艺术手法。如临风飘拂的垂柳,往往是画家的描写对象和诗人笔下的柳帘。若将垂柳种植于湖池水畔,向水倾斜,并加以适量整形,使修长的柳条在枝头三五簇生,呈帘状地高悬水面,迎风飘拂,则形影映微波而忸怩。若在水面的枝头上,用塑料细丝系上两三个水秀花盘,随风飘荡,更富诗情画意。还如“含羞起舞”也是静中求动的典型造型。即将含羞草与菊共栽一盆,将菊的枝条增减得弱不禁风,不设伸长支柱,这样,当菊迎风起舞时,则含羞草便会在旁代为含羞。7、遮掩式造景:春兰的小朵香花在叶丝中半遮半掩地隐现,比之剑兰花葶的全形裸露,别有一番雅趣。因此在增减花篱、果篱时采用隐现法设计、使可更显娇姿美态。如用常绿灌木的栀子花作花篱的边行树种,两边行的中间栽一行矮化的花桃、花石混植,则可在绿色丛中时常隐现各类鲜花。在女贞的双行绿篱中间植一行矮化的八月桂或月月桂,开花时不但可从绿色丛中隐现小朵黄花,而且还可喷出扑鼻的清香。在常绿的银边七里香或金心七里香的双行绿篱中栽一行枸骨冬青,到深秋果熟时,则可在黄绿斑斑的七里香叶丝组锦中隐现朱红色的果带图案,为秋冬增添了新的景色。8、点缀式造景:高矗云天的龙柏、匍匐横生的地柏、枝枒扭曲的龙爪柳和龙爪槐、树叶绉折如绸的银杏、树干白如霜雪的白桦、一树成林的榕树,以及奇形怪色的方竹、罗汉竹、紫竹、泪竹等都是园林绿化的独特材料,各具独特风彩,若使各安其所,便可各显身手地增添景色。若能仿照深山老林的自然景象,在林木中进行人工美化造型,增减些“和合树”、“连理枝”、“藤缠树”,以及“天桥”、“自搭桥”等在一般园林看不到的景物,则可更为独特地引起人们的雅趣。把平凡的自然景物点缀得富有诗情画意,使人们获得自然美的艺术享受。城市植物景观设计和建设,代表着一个地域或地区的文化底蕴,也代表着一种时尚和发展潮流,对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现代植物景观设计与建设更应该关注的是以“人”作为设计主题的内容,不断探索生活气息更为浓重的城市景观内容,更为亲情化的多方位的创作题材。通过植物造景手段,以突出城市生态环境效益为宗旨,以提升城市景观品味和内涵为目标,充分展示现代城市生态风景艺术美,努力营造植被森茂,林冠霸日,姹紫嫣红,群芳斗艳,不是自然却胜似自然的城市环境。睹若森林华冠,郁葱萧然,处处鸟歌虫吟,蜂飞蝶舞,使自然山林佳景,溶入城市社区,这样才能营造一种高科技含量的“合成自然”——一个生态优美健全、人与“自然”和谐的现代化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