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有哪些重要事件?

bdqnwqk10个月前问题19

  国际上已经发生的有关气候变化的重要事件如下:1979 年日内瓦第一届全球气候大会召开,呼吁全球关注气候变化。1988 年 世界气象组织(WMO)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UNEP)共同组建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 会(IPCC)。1988 年 纽约联大第一次通过43/53决议:《为当代及后代 人类保护全球气候》。
  1990 年 日内瓦第二届全球气候大会提出制定气候变化公约, 联大决定启动公约谈判。1990 年 IPCC气候变化第一次评估报告出版,报告指 出要控制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水平需要削减 60%〜80%的C02排放,并建议开始全球气 候变化公约谈判,政府间谈判委员会(INC)开 展了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小岛国和产油国间的谈判。
  6月4日通过《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92 年 纽约(UNCCC,以下简称《公约》)并开放签署,我 国于1993年批准。1994 年 3月21日《公约》生效,189个缔约方签字。1995 年 柏林《公约》第一次缔约方大会召开,设立了“柏林 授权”特设工作组,开始《京都议定书》谈判。
  1995 年 IPCC气候变化第二次评估报告出版,明确指 出已经觉察到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1996 年 日内瓦《公约》第二次缔约方大会召开,并通过了《日内瓦宣言》。1997 年京都《公约》第三次缔约方大会召开,并通过了《京都议定书》。布宜诺《公约》第四次缔约方大会召开,并通过了“布斯艾宜诺斯艾利斯行动计划”以加强《公约》的实施。
  1998 年利斯以及为《京都议定书》生效做准备。1999 年 波恩《公约》第五次缔约方大会召开。2000 年 海牙《公约》第六次缔约方大会召开,对《公约》作出 了重要实施决定,并制定了《京都议定书》可操作细节,包括实施规则和要素。2001 年 IPCC气候变化第三次评估报告出版,报告给 出了有关观察到的过去50年气候变暖归因于人类活动的新的重要证据。
  2001 年 马拉喀什《公约》第七次缔约方大会召开,通过的《马拉 喀什协定》为《京都议定书》的实施奠定了基础。2001 年 美国宣布退出《京都议定书》。2002 年 新德里《公约》第八次缔约方大会召开,发表《德里 宣言》。2003 年 《公约》第九次缔约方大会召开。
  2004 年 《公约》第十次缔约方大会召开。2004 年 俄罗斯政府通过了有关批准《京都议定书》的 法律草案,国家杜马(议会下院)于11月18曰 批准了该法律草案。2004 年 有中国、欧洲联盟中15个国家、日本、加拿大 等在内的121个国家批准了议定书2005 年 《公约》第十一次缔约方大会/第一次《京都议 定书》缔约方大会召开,讨论附件一国家在议定书下未来承诺问题。
  2006 年 内罗毕《公约》第十二次缔约方大会召开。2007 年 巴厘岛《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召开,会议着重讨 论“后京都”问题,即《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在2012年到期后如何进一步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12月15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通过 了“巴厘岛路线图”,启动了加强《公约》和《京 都议定书》全面实施的谈判进程,致力于在 2009年年底前完成《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 2012年到期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新安排的谈 判并签署有关协议。
  2008 年 波兹南《公约》第十四次缔约方大会召开。2009 年 哥本哈根《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和世界气候变化 峰会召开,旨在积极落实和探讨应对世界气候问题。我国政府在此次大会上承诺:2020年 单位国民生产总值C02排放比2005年下降 40%〜45%的减排目标。
  2010 年 坎昆《公约》第十六次缔约方大会和第六次《京都议 定书》成员国大会于11月29日至12月10日 在墨西哥坎昆召开。在未来国际气候制度构建方面,提出设立每年进行全球气候变化问题 公投,倡议设立国际气候法庭,监督《公约》的执行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