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亚琳的主要研究成果:
1. 《从发展理论看中德学生作文中个体意识的文化差异》(德语),德语教学史系列,第15卷, 主编: 约.荷曼教授, 彼得.朗出版社, 1994。2.德语文学与文化——阐释与思辨,重庆出版社,2007。3. 君特.格拉斯小说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4. 德语文学中的文化记忆与民族价值观,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1. 亨利希·曼: 《皮波·斯巴诺》, 中外文学, 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8年第六期。2. 海因利希·奥特: 《上帝》 (合译), 香港:社会理论出版社1990年版。3. 克劳斯·施勒特尔: 《亨利希· 曼》,《外国著名思想家译丛》(文库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4.《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散文集》(合译),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7版5. 卡夫卡《审判》,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版。6.格拉斯《比目鱼》(合译),桂林:漓江出版社2003年版。7.《赫尔巴特论文集》,哲学卷一(合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版。8. “德语惯用语词典”(合作)(字母: g, h, i, j), 台北:中央图书出版社1992年版。9.经济文化交流中的重庆(主编之一),德国工商协会出版社2002版。10.德语初级口语教程(合作),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11.德语天天学系列(主编),广州: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4年版。12.德语一日一短文,广州: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4年版。13.耶利内克:魂断阿尔卑斯山(合作),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14.赫·库普曼: 《形象思维 - 关于席勒的哲学论文风格》, 见 ,357-376页, 四川文艺出版社, 1989年, 成都15.奥特:《末世论的所在》,道风汉学神学学刊第9期,1998,香港,27-42页16.顾彬:论中国人的忧郁,载《跨文化对话》(四),上海文化出版社,2000。17.德语阅读教程(第一册)(主编),陈瑾、吕晶珠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文学的使命’” - 评安娜.西格斯的长篇小说 》,外国语文,1986年第1期。1. 《关于外语专业高年级学生专业学习中厌倦情绪的分析》, 外国语文 - 高教研究专版,1988年第1期。2. 《语言游戏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 外国语文 - 高教研究专版,1989年第2期。3. 《关于德语高年级写作课教学目标等问题的思考》,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5年第1期。4. 《关于个体的自我经验 - 中德学生作文价值取向比较之一》,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5年第3期。5. 《当代中德写作理论比较》,重大学报(社科版),1996年第1期,重庆。6. 《关于外语写作的文化制约性》,四川外语学院学报高等教育研究专版,1995年。7. 《生命的意义 - 中德学生作文价值取向比较之二》,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5第4期。8. 《辨证手法与陌生化效果 — 也谈布莱希特的“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语言文化与外语教学》,重庆出版社,2003年。9. 《论布莱希特的小说创作》,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6年第4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外国文学研究》1996年12期全文转载。10. 《起程 — 当代德语文学作品中自我追寻的模式?》,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7年第3期。11. 《关于个体的外部经验 — 中德学生作文价值取向比较》,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7年增刊。12. 德国十八世纪自传文学中的个体意识,《外国文学评论》,1999年第2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外国文学研究》1999年9期全文转载。13. 语言危机与人的异化——评彼得﹒汉特克的《罚点球时守门员的恐惧》,《当代外国文学》,1999年第3期,南京。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外国文学研究》1999年10期全文转载。《外国文学评论》2000年第3期收目。14. 追求理想人格的自我写照——歌德自传《诗与真》解析(1万字),《庆祝四川外语学院建校50周年学术论文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15. 谈德语师资培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中国德语教学论文集》,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年。16. “互为文本性”作为结构原则── 彼得·汉特克的小说《为了长久告别的短信》与传统文本的互文关系研究,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17. Die Geschichte holt einen doch wieder ein, „Die Literaturstraße“ (文学之路)第2卷,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18. 《生死朗读》的叙事策略探析,《外国文学评论》2002年第1期。19. 君特·格拉斯的新作《蟹行》——兼谈德国战后文学的新视角,《译林》2002年第4期。21.“不确定性”作为间离手段——论君特·格拉斯《铁皮鼓》的基本叙述策略,《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22.批判、继承与能指游戏——论君特·格拉斯作品中基督教题材的表现手法及意义,《外国文学评论》2003年第2期。23.“浪漫的书”——论施莱格尔的小说理论与小说试验,《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3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J4《外国文学研究》2003年第12期全文转载。24.Literarische Uebersetzung in interkultureller und hermeneutischer Sicht(从跨文化与阐释学角度看文学翻译),《文学之路》第4卷,德国维尔茨堡:Königshausen&Neumann出版社,2003。25.寻求另外一种真实——评德国浪漫艺术童话超现实的美学旨趣,《外国文学评论》2004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J4《外国文学研究》2004年第10期全文转载。26.德国浪漫文学概念辨析,《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J4《外国文学研究》2004年第8期全文转载。27.用童话构建历史真实——君特·格拉斯的《比目鱼》与德国浪漫童话传统。当代外国文学2004年第3期。28. Phantasie und Tastsinn – Über das Wirklichkeitsvertändnis von Günter Grass. Literaturstraße.Band 5 Würzburg: Königshausen&Neumann 2004.29. 具象与想象——论君特·格拉斯的真实观与叙事原则。《国外文学》,2005年第3期。30.Erkundungen der anderen Wahrheit. Günter Grass´ Märchenverständnis im RomanDer Butt im Verhältnis zum romantischen Märchen. „Wenn Freunde aus der Fernekommen“. Eine west-östliche Freundschaftsgabe für Zhang Yushu zum 70.Geburtstag. Frankfurt a.M.: Peter Lang 2005.31.从《金罐》和《沙人》看霍夫曼二元对立的世界观,《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6第1期。32. „…durch Rückgriffe Zukunft herstellen“.Ökologische Aspekte in Günter Grass’ „Die Rättin“.Erinnerung als konstituierender und reflektierender Prozess. Zeitschrift fuer Germanistik 2/2006.33.“Bildungsreise“ nach Amerika? – Der Mensch und seine Umwelt in Kafkas Amerika-Roman Der Verschollene, Neue Beiträge zur Germanistik. Band 5/Heft 1. Internationale Ausgabe von „Doitsu Bungaku“. München: IUDICIUM 2006.34. Geschichtliche und menschliche Ambivalenz als Vorzeichen der Moderne - Über den „Doppelsinn des Lebens“ in Friedrich Schillers Wallenstein-Trilogie. Literaturstraße Band 7 Würzburg: Königshausen&Neumann 2006.35.“误读”的文化因素及其他——接受美学与跨文化阐释学视野中的外语文学作品阅读课,《外语院校教学内容与课程改革研究》,重庆出版社,2006。36.2001至2005年中国德语文学研究 (合作),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第2期。37.德语语言文学发展报告2006(合作),载《外国语言文学及相关学科发展报告2006》,王鲁男主编,重庆出版社,2007。38.歌德教育思想的再解读,载《外国文学》2007年第4期。39.浪漫派文学——德国文学花园中的奇芭,载《德语文学与文学批评》2007年第1卷,张玉书等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40.Beschränkung und Bewahrung als Gegengewichte. Einige Aspekte in Goethes Bildungsgedanken und ihre Aktualität. Literaturstraße Band 8, Würzburg: Königshausen&Neumann 2005.41.记忆的构建与选择———交际记忆与文化记忆张力场中的格拉斯小说.《外国文学》.2008 年 1月第1期42.自然作为文学回忆的符号——— 论君特· 格拉斯小说中功能化的自然描写.《外国文学评论》.2009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