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震多少岁考上进士的

bdqnwqk11个月前学者14

戴震(1724—1777),一字东原,二字慎修,号杲溪,汉族,休宁隆阜(今安徽黄山屯溪区)人,清代著名语言文字学家、哲学家、思想家。乾隆27年举人,乾隆38年被召为《四库全书》纂修官。乾隆40年第六次会试下第,因学术成就显著,特命参加殿试,赐同进士出身。戴震治学广博,音韵、文字、历算、地理无不精通,又进而阐明义理,对理学家“去人欲,存天理”之说有所抨击。其视个体为真实、批判程朱理学的思想,对晚清以来的学术思潮产生了深远影响。梁启超称之为“前清学者第一人”,梁启超、胡适称之为中国近代科学界的先驱者。
乾隆元年是1736年,
参考(雍正十三年(1735)八月二十三日凌晨,雍正帝去世,内侍取出谕旨,宣布弘历即位,改明年为乾隆元年。)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1799年),清朝第六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第四位皇帝。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25岁登基,在位六十年。
所以乾隆四十年就是1776年
当时戴震52岁

朱程理学是什么?

宋代理学是从宋代新儒家学派中派生出来的一个支派。大体可分为两派,即以张载、程颢、程颐、朱熹诸人为代表的客观唯心主义者和以陆九渊为代表的主观唯心主义者。前者就是我们所说的“朱程理学”。

宋代儒学的发展高峰,就是“理学”的出现,理学家周敦颐首先喊出了口号“文以载道”。

张载认为,一切存在都是由气构成,“气”是万物的本体,太虚(即天空)也是物质性的,它是“气”之散发而未聚德一种状态。无限的物质世界,是由太虚与万物共同构成的。

程颢及其弟程颐共同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有系统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程颢认为事物对立的普遍性,并且承认对立的相互作用是事物变化的原因。程颐认为“性即理也”,他认为“天下更无性外之物”。理和性是一切事物的基础,而性和理又实先于物质而存在,并且是离开物质而独立存在的。

程颐是党派之争中的洛党领袖,也是“理学”开创者,师从唯心论哲学家周敦颐.加之所吸引的一些佛家学派和道家学派的思想,而形成他所提倡的理学。这些学说,到了朱熹手里,更进一步被他光大发扬。

朱熹是南宋时期的一个最大的理学家。他继承并发展了北宋理学家的学说。二程的客观唯心主义的思想体系,到朱熹就更加完整和具有系统了。对于物质和精神二者的关系,朱熹以为“理在先,气在后”,以为“虽有物而已有物之理”,以为“理是本”,“理终为主”。而这些理的极致,即最高境界,则是“太极”。但他又说天下没有无气之理,说气不聚结则理亦无所附着。因而朱熹的学说常不免陷入自相矛盾之中。

朱熹一生著述讲学不辍,慢慢形成了较大的影响。以前我们常提及五经(诗,书,礼,易,春秋),朱熹把《论语》《孟子》及礼记中的两篇《大学》《中庸》合订一本,称之为四书。但却更让他名扬天下。慕名而来听学者日渐增多,信者日众,逐形成一学派。反对派以“组党结社”为名,称之为“伪学逆党”,请求皇帝处死。皇帝从宽处理,撤官灭学。但六年后又行开禁,理学依然传之甚广,受之甚众。更因为理学家把持了国家考试大权,知识份子更是被围圈而入。

理学压制性灵感情,“存天理灭人欲”这口号听起来就有点吓人。而且对待妇女的贞操问题上,非常严厉。范仲淹的母亲在范仲淹父亲死后即行再嫁,无人轻视,但在程颐后,则重视起了贞节问题。曾有人问他:“寡妇贫苦无依,能不能再嫁?”程颐断然说道:“绝对不能,有些人怕冻死饿死,才用饥寒作借口。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又问:“人或居孀贫穷无托者,可再嫁否?”伊川先生(即程颐)曰:“只是后世怕寒饿死,故有是说。然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

理学的一大特质就是对于牺牲别人的生命财产幸福,无不十分慷慨激昂,鲁迅总结说是“吃人的礼教产生”。理学行使到实际生活当中,一大弊端就是道德标准之高与现实行为脱节。因为要求高,更导致国人的言行不符,既做不到高要求,却施之于别人身上以达自己私利。理学之害,可以说是从精神上毒化了国人,性情上催残了国人,更容易生成一个小人社会体系,不讲道德(因为道德太高谁也达到不了)只求私利,不为大义只唯小利,不求公正只维已存。

不过平心而论,宋之理学,儒家人士还是行之有正,但发展于后,却是培育出来所谓的“假道学”居多。

标签: 理学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