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本哈根气候大会是谁决定提出的?
1952年12月4日开始伦敦大雾。工厂和住户排出包括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气体与污染物在低空蓄积,五天不散。市中心的烟雾量几乎增加了10倍,空气变得更脏和更有毒。大雾最终夺去了12000人的生命。此次事件的发生,直接推动了英国环境保护立法的进程。此后伦敦花了50多年的时间,摘掉了“雾都”的帽子。
科学界与政界的联合
科学家们坐不住了。应对气候变化问题重要性的提出,最早是在1979年的全球首次世界气候大会。在这场主要由科学家参加的大会上,气候变化首次作为一个引起国际关注的问题提上议事日程。
1989年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的成立,为科学界评估气候变化提供了官方平台。至今,IPCC共发布了四次全球气候变化评估报告。其中,1995年的报告强调了采取强有力政治行动的必要性,2001年报告为气候变化提供了更多的证据。
到了2007年,第四次评估报告认为,气候变暖的事实是不容置疑的。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使得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明显增加,未来100年全球地表温度可能升高1.6到6.4度,由此造成的冰川融化、海平面升高、洪涝干旱等将直接威胁人类生存、增加发病率和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