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宋时期有哪些著名的文人画家,他们的艺术主张是什么???谢谢了哈
两宋画家可多了去呀
皇帝就有很多爱好这口的呀
比如宋徽宗 钦宗 高宗
当时那会儿有几大书法家 苏 黄 米 蔡 (苏轼 黄庭坚 米芾 蔡京)
关于他们的艺术主张, 你个子去了解下他们的作品然后自己客观的总结吧
提供你一点资料.
宋朝以后的思想家
宋代以后的思想家,没有特别说明就包含宋朝。如果这样,按照思想价值、哲道创新、作品数量等三大标准,宋代以后思想家前三十六名如下(太多了不具体说明思想哲道了,只对被误解或遗忘的作简要说明): 1.邵雍:象数易学即变易哲学大师,代表作《观物经》(又分内外篇)《元会运世》《声音律品》《渔樵问对》《河洛象数》等; 2.蔡沈:代表作为九元象数易学《洪范经》(又分《洪范皇极内篇》《洪范皇极外篇》)。 3.龙昌期:整个宋元明清的第一位启蒙思想家,遍注儒道名著,自创众多易道哲学与人学治世思想作品,代表作有《八卦图精义》、《入神绝笔书》、《河图精义》、《照心宝鉴》、《春秋复道三教图》、《通天保正名等论》《政书》《帝王心鉴》等,龙昌期主张思想认知自主,反对圣人权威与专制主观治世,批判儒佛玄道,故而被主导政治的儒道两大家集体攻击其“思想诡异”,导致其众多著作失传。但是龙昌期的思想和精神没有断绝,刘皋、康与之、唐仲友、邓牧、李贽、黄宗羲、唐甄等都是龙昌期思想的继承者。 4.张载:首创气理学派,代表作《正蒙》(张子全书的一部分)。张载与王廷相、罗钦顺、王夫之是气理学派四大代表人物。 5.王安石:创立新义学派,提出了新儒学——儒理学思想,代表作《周官新义》《尚书新义》、《字说》、《道德经注》、《洪范传》、《答曾子国书》等。王安石以周孔思孟之礼儒和老庄道学为旗帜,实际上创新发展了儒道名理学,建立了新义学,就与思孟狭儒大相径庭,被思孟狭儒学派所不容,故而其新义学著作大部分失传(还被思孟狭儒扣上奸臣的帽子)。 6.李贽:复兴墨阳庄荀思想与继承龙昌期、邓牧、李觏的启蒙思想,是整个明清时期最进步、最勇敢、最有价值的思想哲道学家,代表作《焚书》《续焚书》《九正易因》《藏书》《遗书》等。他自己知道这种思想为思孟程朱儒理学所不容,对其作品进行独立保护措施。 7.邓牧:宋元之际伟大是思想家,继承墨阳庄荀和龙昌期、李觏思想,代表作《伯牙琴》。世人论明清启蒙思想,以为当时独创,其实皆来自李贽,而李贽思想则来自邓牧,邓牧思想来自龙昌期、李觏、薛季宣、叶适等人。龙昌期是创始人,刘皋、康与之是传播者,邓牧是发展者,李贽是复兴并发展者。 8.李觏:宋代功利实学的正式创立者,代表作《潜书》、《广潜书》、《庆历民言》等。李觏是宋代第一位把治世功利作为学术的第一人,其实他的思想比周敦颐、程颐、朱熹等进步。 9.周敦颐:创立儒道学派,代表作《周子全书》。周敦颐把易道学引入儒家,建立儒家的易道逻辑义由理论。但是周敦颐的易道逻辑比较附会,其学术不够精致。 10.朱熹:唐宋思孟学派的集大成者,程朱儒理学的完成者,最后完成了“正统儒学师传体系”,确定“四书五经”为至高权威。代表作《周易本义》《易学启蒙》《四书五经解》等。 11.程颐:与其兄程颢同为儒理学派正式创始人,代表作《伊川易传》《二程遗书》《二程粹言》《经说》等。 12.陆九渊:正式创立心理学派,代表作《陆九渊集》。陆九渊治学不在著书立学,而在于讲学传播他的思想哲道。 13.叶适:功利学派代表之一,其功利学迈向了人性学的大门,主张改良治世,是激进的功利学家。代表作《习学记言》《水心先生文集》等。 第十四位以下依次是:14陈亮、15傅山、16王守仁、17王廷相、18唐甄、19程颢、20王夫之、21顾炎武、22吕祖谦、23张栻、24薛季宣、25陈傅良、26何心隐(泰州人本心学正式建立者)、27罗汝芳(泰州人本心学标杆)、28真德秀、29魏了翁、30方以智、31王艮、32陈抟(宋代学术启蒙者)、33罗钦顺、34颜钧(把从陆王心学走向心性人本第一人)、35汪中(复兴荀学启蒙清朝中后期学术思想)、36许衡(与赵复同为元朝政治制度建立者,也是元代融合三陆心学与程朱理学第一人,其思想比稍后的吴澄进步)。
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 王夫之:(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字而农,号姜斋、又号夕堂,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人。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其著有《周易外传》、《黄书》、《尚书引义》、《永历实录》、《春秋世论》、《噩梦》、《读通鉴论》、《宋论》等书。王夫之自幼跟随自己的父兄读书,青年时期王夫之积极参加反清起义,晚年王夫之隐居于石船山,著书立传,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遗民,学者遂称之为船山先生。 顾炎武:(1613.7.15-1682.2.15),汉族,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人,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字忠清、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他一生辗转,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创立了一种新的治学方法,成为清初继往开来的一代宗师,被誉为清学“开山始祖”。[2] 顾炎武学问渊博,于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仪象、河漕、兵农及经史百家、音韵训诂之学,都有研究。晚年治经重考证,开清代朴学风气。其学以博学于文,行己有耻为主,合学与行、治学与经世为一。诗多伤时感事之作。其主要作品《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古音表》《诗本音》、《唐韵正》、《音论》、《金石文字记》、《亭林诗文集》等。 黄宗羲提(1610.9.24-1695.8.12),汉族,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人。字太冲,一字德冰,号南雷,别号梨洲老人、梨洲山人、蓝水渔人、鱼澄洞主、双瀑院长、古藏室史臣等,学者称梨洲先生。明末清初经学家、史学家、思想家、地理学家、天文历算学家、教育家。“东林七君子”黄尊素长子。与顾炎武、王夫之并称“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与弟黄宗炎、黄宗会号称“浙东三黄”;与顾炎武、方以智、王夫之、朱舜水并称为“明末清初五大家”,亦有“中国思想启蒙之父”之誉。与陕西李颙、直隶容城孙奇逢并称“海内三大鸿儒”。 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他说“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从而限制君权,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黄宗羲的政治主张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有及其重要的意义,对以后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黄宗羲学问极博,思想深邃,著作宏富,一生著述多至50余种,300多卷,其中最为重要的有《明儒学案》《宋元学案》《明夷待访录》《孟子师说》《葬制或问》《破邪论》《思旧录》《易学象数论》《明文海》《行朝录》《今水经》《大统历推法》《四明山志》等。[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