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分别称王安石、司马光为“拗相公”、“司马牛”?他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仙,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
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王安石是庆历二年(1042年)的进士,是年21岁,可以说是少年得志学有所成。
之后他从底层做起,出任鄞县县令,舒州通判,常州知州等职。
在地方任上,王安石的政绩有目共睹,曾受到时任宰相文彦博的举荐和翰林大学士欧阳修的青睐。
但王安石很正直,怕别人说自己攀附权贵,婉言拒绝二人的提携。
相传王安石不修边幅,也就是十分邋遢,在官场上又不会阿谀奉承,虽有学问,却不讨同僚的喜欢,也就是有点不合群的意思。
虽然他侍奉了两位皇帝(宋仁宗、宋英宗),却不被这两位皇帝重用,空有抱负却无处安放,就这样王安石在地方任上默默奉献了25年。
斗转星移,王安石的仕途转机出现在神宗继位时。
宋英宗去世后,熙宁元年(1068)四月,刚刚继位的宋神宗,急于摆脱宋朝所面临的政治、经济危机,以及辽、西夏不断侵扰的困境。
他早就听说王安石是个人才,于是调他进京,任命其为参知政事,也就是把他组阁进核心政治圈,起用他进行改革。
这一年王安石47岁。
我们看王安石一生头衔不少,文学方面成绩斐然,真正改变他命运的是改革家这一头衔。
熙宁三年(1070年),王安石任中书门下平章事,相当于宰相。
在他的推动下开始了“熙宁变法”,变法涉及到了北宋的民生和军事诸方面。
历史上对于王安石的“熙宁变法”有褒有贬。
赞扬他的人说他是一个革除旧弊的改革家;贬低他的人,说他的变法葬送了北宋国运。
实事求是地说,王安石的变法有点急功近利,不切实际。他的变法两边不讨好,一方面老百姓没得到实惠,另一方面又得罪了权贵。
比如以司马光为代表的守旧派,就极力反对王安石变法,司马光就是《资治通鉴》的作者,在历史上也是一个名人。
司马光以旁观者的眼光来看变法,王安石的初衷是好的,但执行起来却适得其反。
比如由于他的变法造成了一些流民现象,一些农民为了抗拒新法,自断手臂以示抗议。
当时监安上门(检察官员)郑侠把流民现象画了下来,史称“流民图”,然后献给了宋神宗,其惨象震撼了宋神宗。
由此宋神宗对王安石的变法产生了动摇。
这时司马光第三次写信给王安石,列举变法种种弊端,要求王安石废弃新法恢复旧制。
当时老百姓也反对新法,宋神宗对王安石说“是不是改革的步子迈得太快了?咱们是不是缓一缓?”
王安石说:“天象异常和改革没多大关系,种地从不听蝲蛄叫。”
随后王安石逐一反驳司马光的论点,并批评士大夫因循守旧,表明自己坚持变法的决心。
神宗无奈地摇摇头,觉得王安石有点执拗,现在就他一个人坚持变法。
神宗左右为难,他有改革的决心,但王安石的改革收效不大。
神宗想保持朝中权力平衡,欲起用司马光任枢密副使,司马光说:“皇上只要废除新法,恢复旧制,我就上任”。
然而神宗没有决心立即废除新法,司马光一看神宗犹豫不决的样子,转身辞职离开了京都。
神宗叹了一口气说:“想不到司马光这么牛,连我也不放眼中!”从此司马光有了“司马牛”这个绰号。
另一种说法就是,司马光写出了鸿篇巨制《资治通鉴》,像牛一样默默无闻耕耘,所以人们称他为“司马牛”。
元丰八年(1085)神宗去世,他的儿子宋哲宗赵煦继位,由于他的年龄还小,由太皇太后高氏垂帘听政。
高太后在神宗时就强烈反对变法,当她垂帘听政后,曾对王安石说,“只要你停止变法恢复旧制,你还继续担任宰相,否则……
高太后的意思很明显,“你若再坚持变法,对不起,我只好罢你的相位”。
当时王安石表示只要我不死,变法就不废。
高太后只好起用司马光为相,王安石托病回了老家。
司马光上任后,提出“以母改子”的办法,全面废除新法,史称“元祐更化”。
有鉴于王安石坚持真理,执拗不屈的精神,民间戏称王安石为“拗相公”,意思是执拗的宰相,这个绰号一直流传了下来。
总的来说,历史上对王安石的变法评价并不高。
到了靖康元年,也就是北宋即将灭亡之际,宋钦宗把北宋衰败的责任推给了王安石,追夺他的王爵,毁坏他配享的画像,这也是有人说王安石变法加快了北宋灭亡的原因之一。
文/秉烛读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