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心得体会

bdqnwqk11个月前问题19

轰轰烈烈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15次会议,即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经过了原定12天的会期和被迫的“延时”争论、争执以至争吵,终于拉上了帷幕。会议最终达成的不具法律约束力的《哥本哈根协议》,给几近绝望的世人聊以慰藉。欣慰?遗憾?愤怒?回顾这艰难的12天,在哥本哈根上演的变幻莫测的一幕幕,有的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淡忘,而有的则会被载入史册,任后人评说。   回顾这段本不该如此的历史,再细看那些不容忽视的真相,对这次会议的成败得失,时间自有公论。也许未来,人类还有机会,但若不将问题看清看透,不把利益的天平调试均衡,未来再多的类似会议依旧会重蹈此次的覆辙,那么此次哥本哈根所留给人类的,将仅仅是喧哗躁动后的孤寂落寞。  不能“各遂所愿”的结果  12月18日,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原定议程的最后一日。这让人不禁想起莎士比亚的《第十二夜》,但大会没有如莎翁笔下的喜剧一样收场,最终没能“各遂所愿”。  结局虽不是喜剧结尾,但这一日的进程却堪比戏剧,跌宕起伏。  从18日的黎明到深夜,从18日的深夜再到19日的黎明,全世界的目光一直聚焦在哥本哈根的贝拉中心,翘首期待着能从中传出令人欣喜的消息,为紧张的12天划上一个完美的句号。各国政要慷慨陈词之后,最后的艰难磋商开始了。而随着时间的流逝,没有曙光出现,人们心头仅存的希望在一点点地消逝,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大会将以彻底失败告终。  然而就在最后时刻,当地时间18日深夜,美国、中国、南非、印度和巴西等国经过磋商,达成共识,形成了一份协议草案提交大会讨论表决。眼见峰回路转,人们看到了一线希望,哥本哈根最终将通过一份协议,让人类有可能抓住这“最后的机会”。  但事态的发展却足以让任何一位剧作家慨叹:历史的戏剧性无法预知。这份被欧盟称为“虽不完美,但总胜于无”的草案,遭到77国集团和拉美国家的反对。经过彻夜谈判,当地时间19日早晨8时许,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主席、丹麦首相拉斯穆森宣布,《哥本哈根协议》草案未获通过,暂停会议,继续进行商讨。  3个多小时之后,会场传出消息:与会各国已达成共识,同意对《哥本哈根协议》“进行记录”。当地时间19日下午3时,在延长一天会期之后,喧嚣一时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15次会议终于在哥本哈根闭幕。  在失望与绝望中寻找着希望,从山穷水尽到峰回路转,从末路穷途到柳暗花明。在这加长版的最后一日会议中,有太多的戏剧性转折出现。多种情绪在哥本哈根会场及周围充斥:有人感到欣慰,有人感到哀伤,有人充满愤怒,也有人只能选择无奈。  我们确实不必过于苛求什么。在这个多元的世界里,任何一个多边协议都不可能“各遂所愿”,而如气候变化大会这样规模如此庞大、利益关系如此复杂的多边谈判,更不可能有“皆大欢喜”的结局。硝烟散尽,哥本哈根恢复了一如既往的宁静美丽,而此次气候变化大会的成败功过,自有后人来评说。  不难推测的结局  那些对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满怀希望的人在两周前也许不曾料到12天后会是如此模样。但随着会议变幻莫测、乱象丛生的进程,一些不和谐音符不断出现,一出出令人愤慨以至愤怒的闹剧重复上演,这样的结局也就意料之中了。  早在一个月前,英国气候变化研究中心的网络遭遇黑客入侵,大量被窃取和公开的内部资料和近千封电子邮件显示,该研究中心多年来人为地修改气候变暖数据,夸大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一时之间,“气候门”事件沸沸扬扬,给尚未开幕的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扎了一针儿。尽管“气候门”并不影响人们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视,这一针不痛不痒,却依然引起了不少人的质疑:我们看到的、我们听到的是否就是真相?气候变化怀疑论者称,气候没有变暖,更没有科学依据证明人类行为导致气候变暖。气候变暖阴谋论者更是指出,气候变暖就是一起阴谋,一起发达国家炮制的、背后隐藏着巨大经济利益和政治企图的阴谋,是发达国家借以扼杀发展中国家正在进行的工业化进程的一个工具。  如果说“气候门”算是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的一个“餐前小点”,那么,一而再的“丹麦草案”则可称为哥本哈根盛宴的一道“另类大餐”了。  12月9日,大会开幕仅两天,一份传说中的“丹麦草案”被证成真,激起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怒火,一时轩波顿起,草案始作俑者暗藏的居心昭然若揭。当《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德布尔赶紧出面澄清之后,人们以为这一闹剧将就此结束,但12月16日,在高层会议刚一开始,另一份“丹麦草案”再次现身会场。这份主席国违反大会程序而自作主张私下拟订的协议草案再次遭到发展中国家的强烈反对。程序性问题的背后所隐藏的是实质性问题: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长期合作行动特设工作组和《京都议定书》特设工作组尚未提交报告的情况下,主席方提案的举动是对大会进程的破坏。而围绕这一问题的争论,体现的则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谈判坚持双轨制还是单轨制上的较量。  主席国急切希望本次气候变化大会能够达成各方满意的协议,此等心情可以理解,但其一而再的表现,不免让人心生疑虑:我们期待的“公开、透明”原则能够实现吗?原大会主席、丹麦气候与能源大臣康妮・赫泽高16日悄然辞职,所谓“程序性”变更的背后,是否还有其他的原因?  在哥本哈根上演的剧集不仅于此,就“责任”问题的无休止的争论、对《京都议定书》原则的刻意忽视以至否定、对出资额度的一再虚与委蛇……凡此种种,最终的一波三折也就在所难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