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教育思想有哪些
孔子是春秋末年的著名教育家、思想家,他创办私学,打破春秋末年“学在官府”的教育制度,开启了长达三百年的“百家争鸣”。
孔子教育思想有:
在教育对象上,主张“有教无类”;
在教学方法上,主张“因材施教”;
在学习方法上,主张“学思结合”、实事求是、反复温习、坚持真理。
中国著名的教育理念有哪些?
一、孔丘提出的“儒家之私学 ——礼与仁”
在《论语》中,孔子多次讲到克己复礼为仁,这是比较基础和传统仁的含义,但在此含有一种递进关系,虽说这远不是孔子理想的仁境界,但起着通往仁德之路的重要途径。可以把克己复礼为仁,比做“积极自由”,把最终的仁,比作真正“自由”。
如果要通往自我实现,那么道路定会不易,拿礼来理性的约束自己(制度,行为)属于社会性道德,具有强制性,仁为宗教性道德,纯属个体自愿选择。
但如果把一些公共规范,群体要求内化为自己的生命能量,打倒消极的态度,再去做一些高于礼的事情,逐渐会走向真正的“自由”,也就是所谓的仁。这更说明了礼对仁的重要性,这是通往仁的必经之路。而礼更是为仁的发展做了重要的铺垫。
二、庄子提出的“道家之自然——心斋”
“心斋”就是要保持心的虚静,摒绝任何思虑,“虚也者,心斋也。”亦即“去知”,“黜聪明”。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认知是无限的,想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认知,就势必被弄得人疲惫不堪;而疲惫不堪,自然就没有逍遥自在可言。
所以要实现逍遥游,就必须“黜聪明”,“去知”。即使每日“与物相仞相靡,”也不要去认识它,更不要去沦定是非。排除一切外界干扰,消弭一切名利之念,达到“无名”、“无己”。彻底改变“人为物役”的状况,把精神从名僵利索中解脱出来。
三、慧能提出的“禅——顿悟”
禅宗素有“一花五叶”的说法,指的是初祖达摩(一花)二祖至六祖(五叶即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惠能),也有人认为是六祖及其门下的五个支派。
禅宗发展到现今,由于该法的特点,在寺庙中已经较少见到,特别是顿悟禅法。民间则有少数研究者,例如南怀瑾、王绍璠、吴铁夫等,其中吴铁夫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发扬顿悟禅法的观点。
四、韩愈提出的“复兴儒学——人性三品”
复兴儒家的独特价值和显著特征在于,它具有明显的综合性、系统性、根本性、包容性、开放性和实用性。仁是道德的中心观念,价值之源,理想之源。
它注重继承发扬中华古圣先哲的道统即道的传承系统,以道为信仰支柱、根本原理和思想基础,观察、分析、应对修身、做人、做事、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现实问题。
五、朱熹提出的“理学——居敬持志”
居敬持志既是朱熹道德修养的重要方法,也是他最重要的读书法。 所谓“居敬”,敬,恭敬,就是读书时精神专一,注意力集中。所谓“持志”是要坚定志向。要立定学圣贤之道、修身复性的志向,才能真正取得成效。
六、王守仁提出的“心学——致良知”
将良知推广扩充到事事物物。“致”本身即是兼知兼行的过程,因而也就是自觉之知与推致知行合一的过程,“良知”是“知是知非”的“知”,“致”是在事上磨炼,见诸客观实际。
良知虽人人同有,然其明觉的程度不同,所以要下“致”的工夫。圣人之知,如青天之日,贤人之知,如浮云天日,愚人如阴霾天日,虽有昏明不同,其能辨黑白则一。虽昏黑夜里,亦影影见得黑白,就是日之余光未尽处。
七、王夫之提出的“六经责我开生面——因人而进,施之有序”
人性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后天不断的生长变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基于这一思想,王夫之十分重视教育对人的发展所起的作用。他认为这种作用主要表现为两方面:一是继善成性,使之为善。二是可以使人改恶为善。
八、蔡元培提出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五育并举”
思想是自由不受条条框框约束的,只要具有博大精深、海纳百川的襟怀,不管是相同或相反的意见和声音,都能够吸收进来熔炼成新的学术。
九、陶行知提出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生活教”
这句教育名言,意思是非常高尚,全是付出,不要任何回报。这句话是著名的学者陶行知老先生的教学态度,也是他的办学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