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历史上中西方的大思想家大多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
人类思想的轴心时代,公元前6世纪前后,古中国、古希腊、古印度都分别产生了影响深远的思想家,这段时间思想的闪光是在整个人类史都是罕见的,直接决定了世界思想史的发展走向以及世界各个地区不同的人文景观。
思想存在的基础是社会发展阶段的标志之一,这个对人类为人处世或终极命运的思考的远超于一般生产狩猎的智力密集行为,是社会文明的体现。此后的漫长的岁月里,后人难有开创式的思想革命,多为批判继承为主,也即是说,在这一段时期的先哲们已经给人类的思想史指明了发展方向。
为什么人类社会演进到公元前6世纪,会像是设定的程序一样,地球各个文明都约好的似的,都出现了思想大家呢?
首先,是出现在政治制度上的变化,引发的思想界在现实意义上的改变。思想家想要人们认同他们的理论,就需要证明他们的理论在现实中是有着存在依据的,这种存在的依据除了个人外,就是一个个诸侯国之间的竞争。
在公元前6世纪,人类社会普遍都处在社会政治制度的剧烈变革的前夜。古希腊城邦国家出现,大量战俘作为奴隶成为城邦的主要劳动力,这让原始部落式的生产方式发生了变化。中国则是在春秋战国时,礼崩乐坏,西周建立以来的宗法社会随着周王室的权威的跌落不断被破坏,社会在孕育着革命,正在积蓄着力量。在古印度则是恒河边上的众多小国,乱打一气。
越是纷争不休的乱世,越是能够出现思想家。越是政治统一的治世,越是能够出现文学家、艺术家。
在竞争激烈的时期,诸侯们都会很强的危机感,政治空间和学术空间都会比较自由。各个民族的智者,看到人世间的离乱和悲惨命运,会触发他们心底对生命终极意义的探寻。因此,说句诛心之论,希腊城邦国家之间的竞争,中国春秋诸侯国之间的竞争,以及古印度众多小国之间的竞争,在造成了大量的人间惨剧的同时,也给思想界的繁荣提供了素材。
其次,社会发展的具体表征,是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
政治制度的改变,其实际意义上,是生产关系的改变。腐朽的奴隶主阶级正在老去,新兴的封建地主阶级正在出现。在青铜器普遍取代了木质农具、石器时,生产力获得了提升,能够养育的人口也随着得到了增长。原有的部落式的采集、耕种等,已经不能从大自然中获得足够的生活资料,更多的城市建立起来,更多的军队组织起来,更大规模的战争开始爆发了。
这种生产关系的改革,意味着社会制度的革命,在革命的前夜,旧有的社会关系积累的巨大的矛盾,会在社会上形成大范围的舆论、争论,思想界的启蒙运动也于此间完成,由此,也给了大思想家的出现提供了土壤。
再次,思想家传承、继承的结果。生产力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在公关前6世纪,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可以足有的生活资料来形成一批脱产人口,虽然这些脱产人口如果不事生产,也依然穷困潦倒,但总不至于饿死。而由于普通公民,对于新增的烦扰的困惑,也需要这些人来答疑解惑,这些人,我们称为智者,他们从前辈们那里学来的学说,结合着现实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加以批判、研究、学习,终成一派,于是在整个世界的范围内,百花齐放。
从西方的苏格拉底的理性伦理学,到东方的儒家学说,还有印度的佛教等,代表性的人物,都集中出现在100-200年时间里,成为时代的标志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