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道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什么意思

bdqnwqk1年前学者11

意思是要想中国灭亡除非湖南人死完了。当时的晚清,湖南被评价为这个近代中国“最有生气之省份”,是许多辛亥革命人物的故乡,也是辛亥革命的首应之地。

那时有无湘不成军的说法,自太平天国后湘军一度就是中国军事力量的代名词,淮军,新军,北洋军的老根都是从这来的。

这是杨度《湖南少年歌》里的一句。《湖南少年歌》为民国初期湖南才子杨度所作。此文系杨度流亡日本时所作,首次发刊于梁启超的《新民丛报》上,是杨度代表湖南青年对梁启超所作的《少年中国说》的呼唤之应答。通篇气势磅礴,慷慨激昂,尤以“若道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一句,对湖南的爱国青年产生了强烈的鼓舞作用。

扩展资料

杨度怀着忧患国事的强烈感情,抒写了《湖南少年歌》和《黄河歌》,揭露了帝国主义掠夺中国的罪行,颂扬中国人民特别是湖南人民反抗强暴的精神,号召人们起来救国。“尽掷头颅不足痛,丝毫权利人休取”;“中国如今是希腊,湖南当作斯巴达;中国将为德意志,湖南当作普鲁士”;“若道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

这些诗句,在青年学生中产生了巨大影响和鼓舞作用。他在留日学生中发起成立了鄂湘粤铁路联合会,被推为总代表,为收回粤汉铁路主权奔走呼号。他在欢送湖南第三批留日学生宴会的演说中,号召留学生“讲究科学,以新吾中国、救吾中国”。

1904年10月返沪时参加了华兴会的活动及外围组织爱国协会。1905年7月介绍黄兴与孙中山相会,成为促成孙、黄合作的中介之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湖南少年歌

平时我们看湖南人,看着一点都不起眼,个头矮矮的,还不讲道理,国家有难的时候,湖南人的英雄本色就体现出来了,三次长沙会战、常德会战、湘西会战,让日本人吃尽了苦头。 若道中华亡,除非湖南人尽死,就是这个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