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两大进步思想家及其他们对儒学的批判
明末清初;三大进步思想家 (1)黄宗羲: ①其人及其代表作:抗清斗争、著书立说――《明夷待访录》 ②思想主张:A、政治上:猛烈抨击君主专制制度: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呼吁废除“一家之法”建立 “天下之法 ”,主张君臣 平等;B、思想上: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主张限制君权,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C、经济上:“工、商皆民生之本”。 ③意义:黄宗羲的政治主张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对以后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中国近代反专制主义的思想家们提供有力的思想武器。 (2)顾炎武: ①其人及其代表作:《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等 ②思想主张:A、主张经世致用,最注重实学。反对不切实际的学风,提倡实践,求真。如著作《天下郡国利病书》涉及实用学问;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亡国:改朝换代,统治者政权的变更。亡天下:民族、文化的沦亡,关系到整个民族的命运); C、批判君主专制和官僚士大夫的腐败;D、提出“众治 ”的主张。 ③意义: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脚踏实地的学风对晚清学者影响很大。 (3)王夫之: ①其人及其代表作:抗清斗争、著书立说――《船山遗书》等 ②思想主张:A、唯物思想:世界是物质的,一切事物都是客观存在的实体。B、物质的发展变化有规律可循。C、主观的认识是由客观对象引起的,一切事物通过考察研究都是可以认识的。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 ③意义:思想上反对天命论、生知论,建立唯物主义体系。王夫之的唯物思想,启示了近代人们的思维方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4)共同点:“三大进步思想家” ①共同的生活背景:明末清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剧烈动荡的时期。在此形势下,他们有着早年参加抗清斗争、后来隐居著书立说的类似经历。 ②各自的思想代表作:黄宗羲的代表作为《明夷待访录》,顾炎武的代表作是《天下郡国利病书》,王夫之的代表作则是《船山遗书》等。 ③共同的思想主张:A、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独裁,提倡“人民为主”。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提倡“法治”,改革君主专制,强调衡量治理天下成功的标准应当是看广大百姓快乐与否。顾炎武也激烈反对君主专制,主张限制君权,提出亡国与亡天下的区别,认为,保卫一家一姓的国家,是君主及其大臣的事,而保卫天下是所有人的事,这段话后来被后人提炼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鼓励人民关心国家大事。王夫之认为天下的土地不能被君主一人所有,而应当是从事农业的老百姓都有份。B、经济上,重视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强调经世致用。黄宗羲驳斥轻视工商业的传统思想,指出工商业和农业一样,都是“民生之本”,应该受到保护。顾炎武、王夫之主张文人多研究一些有关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反对空谈。C、思想上,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黄宗羲批判旧儒学的“君为臣纲”的思想,继承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新思想命题。顾炎武批判道学脱离实际的学风,主张发挥孔子的“博学于文,行已有耻”的积极思想,提倡走出门户,到实践中求真知。王夫之批判理学先前宣扬的“天命论”和“生知论”,建立了超越前人的唯物主义体系。 (4)对三大思想家思想的评价:是在明清封建社会走向衰落背景下产生,反映了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的要求,具有解放思想和民主思想启蒙的历史进步性。 ①进步性;A、生活在明清之际的三大思想家,他们继承了晚明进步的思想传统,批判君主专制制度,提出种种限制君权的理论设想,对君主专制统治造成了强烈冲击,给后世民众以深刻启迪。B、重视手工业、商业,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这些主张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具有解放思想的历史进步性。C、他们提倡立足现实、学以致用的观点为后世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来源。 ②局限性:对其所处时代产生的影响是有限的,作为地主阶级的儒家代表,仅仅反映了当时社会不公平不合理的现象,并没有解决实际问题。
李贽:他主张是非标准依照时代变化而变化,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批判道学家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的虚假说教,强调人正当的私欲。认为穿衣吃饭就是“人伦物理”,人不能脱离基本的物质生活去空谈仁义道德。黄宗羲:他主要是对专制制度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尖锐地揭露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提出了“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这就是他对儒家思想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