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音乐著作有哪些?
《乐记》
关于《乐记》书代及其作者历两种说:
一、《乐记》书战期孔再传弟公孙尼所作 。
二、书汉儒采用先秦诸家关音乐言论编纂 。
《乐记》书讨论音乐各面内容主要包括几面。
1、关于音乐本质《乐记》着精辟论述肯定音乐表达情艺术认:
凡音起由物使 。
凡音者者情于故形于声,声文谓音。
《乐记》关于音乐本质论述具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
2、关于音乐于政治关系《乐记》强调音乐与政治音乐与社密切关系认:
使故治世音安乐其政,乱世音怨怒其政乖。亡音哀思其民困声音道与政通矣,理论迎合封建统治者维护自身利益要求 。
3、关于音乐社功能《乐记》主张使用音乐与治理朝政端社风气礼制伦理教育等相配合统治者文治武功服务认。
乐再宗庙君臣同听则莫敬:族乡张同听则莫顺。
礼、乐、邢、政其极所同民治道 。
故先王政乐非极口腹耳目欲教民平恶返道。
扩展资料:
《乐记》也是《礼记》49篇中的一篇。在《礼记》中题作《乐记第十九》,全文大约5000余字,包括11个子篇:《乐本篇》、《乐论篇》、《乐礼篇》、《乐施篇》、《乐言篇》、《乐象篇》、《乐情篇》、《魏文侯篇》、《宾牟贾篇》、《乐化篇》、《师乙篇》等。
《乐记》体大精深,以儒家思想为主,包容其它各派思想,谈到音乐的本源、音乐的特点、音乐与政治的关系、音乐与社会价值、音乐形式与内容的关系等问题,余篇仅留篇目,由篇名看,涉及乐器演奏、音乐创造、音律理论等问题。
《乐记》作为先秦儒学的美学思想的集大成者,其丰富的美学思想,对两多千年来古典音乐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并在世界音乐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乐记
1、琴歌《阳关三叠》
琴歌《阳关三叠》是根据唐代著名诗人兼音乐家音乐家王维的诗歌名篇《送元二使安西》谱曲而成的。这首歌曲蕴含着及其丰富的感情,能使人沉醉在依依惜别的意境之中,一遍遍地咏唱,回味无穷。目前所见的《阳关三叠》,是在琴歌的形式中保存下来的。
最早载有《阳关三叠》琴歌的事明代刊印的《浙音释字琴谱》。现存于各种琴谱中的《阳关三叠》有三十三种版本之多,可分为其中不同的曲体类型。目前较流行的曲谱原载明代《发明琴谱》,后经改编载于清代张鹤所编《琴学入门》。
2、琴曲《梅花三弄》
《梅花三弄》最早是一首笛曲,相传为东晋时桓伊所做。唐代琴人颜师古将笛曲改变为琴曲。《梅花三弄》共有十段,可分为两大部分。
前六段为第一部分,主要采用循环再现的手法,由相同的曲调在不同段落中重复出现三次,也是乐曲标题命之为“三弄”的由来。第二部分包括后四段,侧重于音乐的发展。全曲通过这样两个部分的各种对比手法,描绘了梅花在静与动两种状态中的形象。
3、琴曲《离骚》
《离骚》是晚唐琴人陈康士根据爱国诗人屈原的同名抒情长诗而创作的一首著名琴曲。《离骚》最早见于明代的《神奇秘谱》。现存《离骚》琴谱都以原适中的诗句为各段标题,可见乐曲的情绪和屈原的诗作是相一致的。
全曲共十八段,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引子是叙述性的音调。第二部分是全曲的主体,音调宽阔明朗,仿佛是诗人“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坚强意志的体现。第三部分是尾声。音乐由慷慨激昂过渡到缓慢低沉,最后在悲愤、忧伤的情绪中结束。
4、《霓裳羽衣曲》
是唐朝大曲中的法曲精品,唐歌舞的集大成之作。直到现在,它仍无愧于音乐舞蹈史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唐玄宗作曲,安史之乱后失传。
在南唐时期,李煜和大周后将其大部分补齐,但是金陵城破时,被李煜下令烧毁了。到了南宋年间,姜夔发现商调霓裳曲的乐谱十八段。这些片断还保存在他的《白石道人歌曲》里。
5、《大夏》
以歌颂夏禹治水的业绩为内容,由9个段落组成,演出时用作伴奏,故又称《夏》。乐舞在周代还在演出,由八列(八佾)头戴皮帽、下著白裙、裸露上身的演员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