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弗大学有哪些重大科研成果

bdqnwqk1年前学者14

留学360介绍,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简称哈佛,坐落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剑桥市,是一所享誉世界的私立研究型大学,是著名的常春藤盟校成员。这里走出了8位美利坚合众国总统,上百位诺贝尔获得者曾在此工作、学习,其在文学、医学、法学、商学等多个领域拥有崇高的学术地位及广泛的影响力,被公认为是当今世界最顶尖的高等教育机构之一。

立思辰留学360介绍:哈佛同时也是美国本土历史最悠久的高等学府,其诞生于1636年,最早由马萨诸塞州殖民地立法机关创建,初名新市民学院,是为了纪念在成立初期给予学院慷慨支持的约翰·哈佛牧师。学校于1639年3月更名为哈佛学院。1780年,哈佛学院正式改称哈佛大学。截止2014年,学校有本科生6700余人,硕士及博士研究生14500余人。

科研成果

●科研经费

哈佛大学受捐资金居于世界科研机构之首,在2013年已经累计达到320亿美元,是仅次于比尔与美琳达·盖茨基金会的最大捐赠基金;哈佛年平均科研经费超过7亿五千万美元,为14个学院上百个研究机构提供支持。

●影响因子

2014年3月27日《自然》杂志发布年度报告,2013年在《自然... 留学360介绍,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简称哈佛,坐落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剑桥市,是一所享誉世界的私立研究型大学,是著名的常春藤盟校成员。这里走出了8位美利坚合众国总统,上百位诺贝尔获得者曾在此工作、学习,其在文学、医学、法学、商学等多个领域拥有崇高的学术地位及广泛的影响力,被公认为是当今世界最顶尖的高等教育机构之一。

立思辰留学360介绍:哈佛同时也是美国本土历史最悠久的高等学府,其诞生于1636年,最早由马萨诸塞州殖民地立法机关创建,初名新市民学院,是为了纪念在成立初期给予学院慷慨支持的约翰·哈佛牧师。学校于1639年3月更名为哈佛学院。1780年,哈佛学院正式改称哈佛大学。截止2014年,学校有本科生6700余人,硕士及博士研究生14500余人。

科研成果

●科研经费

哈佛大学受捐资金居于世界科研机构之首,在2013年已经累计达到320亿美元,是仅次于比尔与美琳达·盖茨基金会的最大捐赠基金;哈佛年平均科研经费超过7亿五千万美元,为14个学院上百个研究机构提供支持。

●影响因子

2014年3月27日《自然》杂志发布年度报告,2013年在《自然》杂志上发表高质量论文的贡献指数,哈佛大学位列第一,中国科学院在这份榜单上居于全球第6位。在《sciencewatch》发布的1999-2009十年间论文引用排名中,哈佛大学同样高居首位。

哈弗大学科研成果

●重大成果

1922年,医学院于英格兰首次完成胰岛素注射。

1954年,波士顿儿童医院科学家约翰·富兰克林·恩德斯及其团队因成功以人为方式培养脊髓灰质炎病毒,获当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60年,贝斯以色列女执事医疗中心首次完成心脏起搏器植入手术。

1961年,盖欧尔格·冯·贝凯希因发现内耳耳蜗分析和传送声音的物理机制,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62年,分子生物学家詹姆斯·沃森因提出DNA的双螺旋模型学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64年,康拉德·布洛赫因胆固醇及脂肪酸生物合成方面的发现,获得当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65年,物理学教授朱利安·施温格与理查德·费曼、朝永振一郎共同分享当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因三人在量子电动力学及粒子物理学方面作出的基础性贡献。

1965年,现代有机合成之父伍德沃德获诺贝尔化学奖。

1967年,眼科学家乔治·沃尔德因视网膜领域的开创性研究获得当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71年,国民生产总值之父西蒙·史密斯·库兹涅茨获当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1972年,肯尼斯·约瑟夫·阿罗因在一般均衡理论方面的突出贡献与约翰·希克斯共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1973年,华西里·列昂惕夫因投入产出分析方法的研究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1976年,无机化学家威廉·利普斯科姆因对硼烷结构的研究获得当年诺贝尔化学奖。

1977年,因对“磁性和无序体系电子结构的基础性理论研究”,约翰·凡扶累克与内维尔·莫特一同获得197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1979年,史蒂文·温伯格因实验验证了由于Z玻色子与电磁作用混合引起的宇称破缺,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与他一同获奖的还有大统一理论的开创者、同为哈佛大学教授的格拉肖。

1980年,巴茹·贝纳塞拉夫因发现了控制免疫反应的、遗传的细胞表面结构,获当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同年,因为发展了测定DNA序列的方法,沃特·吉尔伯特与弗雷德里克·桑格获诺贝尔化学奖。

1981年,大卫·休伯尔因为视觉系统方面的研究(用视皮层细胞解释视网膜的编码脉冲信息的能力),获当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84年,卡罗·鲁比亚因为在发现弱作用传播子W±和Z°的大规模实验方案中所起的决定性作用,获同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986年,化学教授达德利·赫施巴赫因为研究化学基元反应体系在位能面运动过程的动力学,与李远哲和约翰·波拉尼(John Polanyi)共同分享了1986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1989年,诺曼·拉姆齐由于研发超精密铯原子钟和氢微波激射器而获得当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990年,约瑟夫·默里由于在“人体器官和细胞移植的研究”的贡献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同年,艾里亚斯·詹姆斯·科里因开发了计算机辅助有机合成的理论和方法,获诺贝尔化学奖。

2002年,里卡多·贾科尼因在X射线天文学方面的先驱性贡献,获得2002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2004年,琳达·巴克由于在嗅觉方面的卓越研究与理查德·阿克塞尔一同获得200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005年,罗伊·格劳伯因“对光学相干的量子理论”的贡献,获当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2009年,杰克·绍斯塔克因发现端粒和端粒酶保护染色体的机理,与两位科学家一同分享了当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013年,马丁·卡普拉斯因“为复杂化学系统创造了多尺度模型”,获当年诺贝尔化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