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提出社会测量理论的学者是谁

bdqnwqk1年前学者17

社会测量社会测量(sociometry),一译“社会计量学”或“社会测量技术”。对人际关系,尤其是人际亲疏关系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和技术,对社会集团中人际吸引或排斥现象的评定。法国人口学家科斯特最早在其《客观社会学原理》(1899)一书中制定。1934 年,奥地利心理学家莫雷诺在其《谁将幸存?》一书中进一步作了说明。现被应用于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和精神病学等领域,对领导关系、适应社会的过程、某些社会集团的偏见以及态度、信仰或价值观进行研究。具体实施时,常以直接询问或问卷方式,请被试指出五个亲密程度不同的人, 再用不同的技术,如社交矩阵或社网图,对收集到的材料加以分析,从而测定群体成员间的互动模式、个人被群体接受的程度及群体的内部结构和凝聚力。[1]快速导航操作关键 功能 作用 创始人 方法 误用误解特点与自然科学相比,社会测量的特点是:①自然科学测量的对象是有形物质的自然属性;社会测量的对象不仅涉及人的自然属性,如年龄、性别等,更多地涉及人的社会属性,如意识、行为、态度等。②自然现象的测量工具大多是标准化的仪器,信度、效度很高,测量的误差易于求得,社会测量工具的外在形式是问卷题目或量表(亦称题器),信度和效度都较低,测量误差较难掌握。操作关键测量的操作是按一定的法则对测量对象分派一定的数值或数字符号。即测量操作由测量对象、测量值和测量法则三要素构成:测量对象,指研究中所关注事物的属性或特征,如研究家庭所关注的是家庭结构、家庭功能等属性;测量值,为数值或数字符号;法则,指根据对应关系将数值或数字符号分派给测量对象。确立法则是测量的关键。功能社会测量的功能是使社会现象的研究从定性走向定量化。数量化的结果不限于作数值上的阐明,也可作定性的阐明。社会现象的数量化,强化了对事物的定性、定量分析,尤其是定量分析。同时,也使统计学和现代数学的知识引进社会研究的领域,加上电子计算机的运用,使分析事物的手段和内容更加丰富。作用社会测量(Sociometric Methods)一种研究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方式的工具。运用社会测量,可以了解群体内的人们如何选择朋友、选择工作和其他活动,为心理学研究人员提供大量关于群体结构及其变更方式的情况。创始人社会测量的创始人是J.L.莫雷诺。他曾对学生课堂结构进行了大量观察和研究,明确论证了从幼儿园到八年级的群体结构,在此基础上于1934年写成关于群体演变的著作《谁能幸存》。由于运用了社会测量,研究人员对群体各种属性的分析获得了长足的进展。用莫雷诺的话来说,社会测量“要求一个人在他作为或将要成为其中一员的团体内选择朋友”。在作选择时,选择者不受任何限制,选择的朋友也不限于他或她自己的团体。为了测量人们的社交性选择,测量必须根据规定的标准(坐在一起或在一起工作)来决定人们相互之间的感情(吸引或排斥)。用二维空间来表示这些选择,作出社会测量图示。

最早提出社会测量理论的学者是莫里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