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国恩的知名学者

bdqnwqk1年前学者7

刘国恩老师的名字非常朴实。“国恩”二字缘于父亲对他的一个殷切希望,就是无论他长大后不管走到哪里、不管做什么,都不要忘记国家的恩情。但是作为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出生在四川茂县郊区的农村孩子,他做梦都没想到他未来的路能走多远,他又能通过怎样的人生方式来实现父亲对他的期待。刘国恩出生在四川茂汶羌族自治县,是成都前往九寨沟的必经之地。他的母亲是当地羌族人,父亲是外乡汉族人,上世纪50年代初流放落户到这个边远的民族山村。因此,刘国恩的童年更多经历的是艰辛和不平:贫穷低下似乎与生相随,乡下人欺负他是外来人,城里人鄙视他是农村人。他少年时代的梦想就是能穿上白大褂,成为一名专门给穷人百姓看病的好医生。而他的中学时代正处于中国的动荡年代,所以在1976年从茂县一中毕业后就在农村当起了赤脚医生。十六七岁的他,整天背个药箱行走乡野,在行医送药的同时,敏锐地发现中国农民就医状况的糟糕,乡村医疗条件很差,环境恶劣;到县城就医条件稍好一些,但是往往又随便地被人吼,被人骂,被人看不起。出生贫苦的他对这些社会现象,心怀悲悯。但是作为一名最基层的乡村医生,他除了尽责做好自己的事情,还能有什么能力扭转这一切呢?命运终于有了一线转机。1977年10月,国家开始恢复高考。当了一年半赤脚医生的刘国恩,得知此消息后,立刻报名并参加了这次文革以后的首次高考。当时他的想法很朴素,就是一定要读大学,一定要去学医,学成后一定要回到家乡,要为家乡贫寒的父老乡亲治病,不想再让贫苦患者饱受白眼。所以在填报志愿时,他在重点大学、非重点大学甚至中专等栏目里,从上到下填写的都是医学。他的高考成绩的确也是名列前茅。虽然当时准备高考的条件艰苦到今天的孩子无法想象。但是聪慧刻苦的他,经过自己超常规的努力,在全县人们首次期盼的第一批高考名单中名列榜首。“刘国恩”这个不是从县机关大院长大的乡下孩子的名字,一下子通过高音广播传遍了全县。然而,命运却在他的梦想马上就要成为现实的时候,给他开了个大大的玩笑。可以说,是这个偶然因素彻底改变了刘国恩的一生轨迹——他失去了作为一个科班医生的机缘,直到现在他再也没有机会穿上少年梦想中的白大褂。高考体检之后,他和大家一样,在家中焦急地等待通知。但是从第一批到最后一批,属于他的录取通知书却始终没有等到。绝望中,一通信息传来,告知他的政审材料缺失。在那样一个唯成份论的时代里,没有政审鉴定就意味着不可能有什么好的未来。当时的他深陷痛苦之中,欲哭无泪,欲求无门。连县机关的其他人也都说,这样对待一个乡下的小孩太不公平了。天无绝人之路。在临近大学开学的前一个月,他意外地接到了西南民族大学数学系本科的录取通知书。那时,身为民族院校,西南民族大学准许特招成绩优秀但其他方面不太“好”的学生,定向培养成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师资力量。接到通知书后,他抓住命运这次的转机,背着铺盖到位于省会成都的西南民族大学数学系报到。也许是因祸得福。西南民族大学77级数学系,当时云集了一批政审或其他条件有问题但成绩优异的尖子学生。在与他们的砥砺学习中,在老师的悉心传授下,刘国恩在学业上进步神速。欣喜之余,他逐渐发现,学数学不如像经济学那样对当时的中国产生更大的影响,于是他开始自学经济学,并到西南民族大学的政史系旁听政治经济学的有关课程。由于自己的兴趣和努力,他在本科毕业的时候考取了西南地区最好的经济院校——西南财经大学的计量经济与统计专业。作为该校第一批研究生毕业后,他作为青年老师留校任教。一年多之后,到了1985年,命运再次向他垂青。当时,国家公费留学计划在各高校青年教师中选拔优秀的经济学人才去国外留学,西南财大获得一个名额机会,但是要到复旦大学去参加包括西方经济学的综合考试,合格者才能得到出国留学的机会。刘国恩获得了学校的推荐,但是他只读过政治经济学,从未系统学习过西方经济学。初生牛犊不怕虎的他,只好利用成都到上海坐火车的两天时间,硬是把刚刚借到的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教授邹至庄老先生撰写的英文经济学教材的影印本囫囵吞枣地读了一遍,就进了复旦考场,仓促上阵。几个月后,几乎不报希望的他,居然接到了出国留学的通知。喜出望外的同时,另一个问题出现了,出国究竟学什么?少年的梦想再次浮现在他的脑海,刘国恩就当即写信给自己唯一阅读过的美国计量经济学教科书作者DAMODAR GUJARATI教授,向询问有没有把医学和经济学结合在一起的系科。GUJARTI教授立即向他推荐了在纽约城市大学研究院执教的卫生经济学大师MICHAEL GROSSMAN教授,于是刘国恩毫不犹豫地填报了纽约城市大学研究院,并于1986年顺利地在美国开始了自己的求学之旅,师从GROSSMAN教授。后面的路几乎就是“风正一帆悬”了。1991年,他在CUNY取得经济学博士学位之后,并没有满足自己学业上的进步,他在考虑如何将所学的西方卫生经济学理论用于中国的医疗卫生实践领域,这是他的梦想。他了解到哈佛大学萧庆伦(WILLIAM HSIAO)教授是国际上研究中国卫生经济的学术权威,于是他再次投信问路,这位著名的华裔经济学家被这位优秀青年学者的一腔中国心所打动,全额资助刘国恩在哈佛大学的博士后研究,并在他领导的研究项目中承担计量经济学分析的重任。1994年初,由于他崭露头角的潜力和研究,刘国恩受聘于南加利福尼亚大学,担任助理教授,开始了第一份美国大学的教职。从这时开始,刘国恩老师的学术生涯发展迅速,并且成果显著。最终受到了美国公立大学中资格最老的北卡罗纳拉大学(以下简称“北卡”)的青睐,2000年他接受北卡的邀请并担任终身教授之职。同年,他应邀出任国际医药经济学会的权威杂志VALUE IN HEALTH的副主编,该杂志在2005年全球卫生经济、管理与政策类期刊中排名第一。2001年,我院领导开始与刘国恩老师接触,邀请其回国执教,并帮助组建卫生经济与管理学系,以填补我国经济管理学科类还没有卫生经济学的空白。2003年12月,我院卫生经济与管理系成立,刘国恩老师应邀出任第一任系主任。2006年2月,刘国恩老师在北卡同事不可思议的目光里辞掉了终身教授之职, 放弃了在美国的优越生活,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光华的全职教授职务,回国执教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