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有哪些院系
复旦大学的院系有:复旦学院 ,中国语言文学系,历史学系,文物和博物馆系,旅游系 ,哲学学院,经济学系,世界经济系,国际金融系,保险系,公共经济学系,国际政治系,公共行政系,政治学系,法学院,新闻学系,广告学系,广播电视系,传播学系,英语语言文学系,德语语言文学系,俄语语言文学系,翻译系,法语语言文学系,日语语言文学系,朝鲜语(韩语),大学英语教学部,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艺术设计系,数学科学学院,物理学系,现代物理研究所,化学系,高分子科学系,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生态与进化生物学系,遗传学和遗传工程系,微生物学与微生物工程系,生物化学系,生理学与生物物理学,电子工程系,通信科学与工程系,光科学与工程系,光源与照明工程系,微电子学系,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材料科学系,力学与工程科学系,财务金融系,会计学系,统计学系,产业经济学系,企业管理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管理科学系,市场营销系,上海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药学院,护理学院,软件学院,微电子研究所,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
复旦大学(Fudan University),简称“复旦”,位于中国上海,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位列211工程、985工程,入选双一流、“珠峰计划”、“111计划”、“2011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为“九校联盟”成员、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成员、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成员、环太平洋大学协会成员、21世纪大学协会成员,是一所综合性研究型的全国重点大学。
复旦大学创建于1905年,原名复旦公学,是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高等院校,创始人为中国近代知名教育家马相伯,首任校董为国父孙中山。校名“复旦”二字选自《尚书大传・虞夏传》名句“日月光华,旦复旦兮”,意在自强不息,寄托当时中国知识分子自主办学、教育强国的希望。1917年复旦公学改名为私立复旦大学;1937年抗战爆发后,学校内迁重庆北碚,并于1941年改为“国立”;1946年迁回上海江湾原址;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后,复旦大学成为以文理科为基础的综合性大学;1959年成为全国重点大学。2000年,原复旦大学与原上海医科大学合并成新的复旦大学。截至2017年5月,学校占地面积244.9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00.20万平方米。
复旦师生谨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的校训,力行“刻苦、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发扬“爱国奉献、学术独立、海纳百川、追求卓越”的复旦精神,以服务国家为己任,以培养人才为根本,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为实现中国梦作出新贡献。
复旦大学现有复旦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哲学学院、历史学系、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法学院、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新闻学院、经济学院、管理学院、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 复旦大学新校区数学科学学院、物理学系、技术物理系、化学系、高分子科学系、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软件学院、光源与照明工程系、材料科学系、力学与工程科学系、生命科学学院、上海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药学院、护理学院、国际文化交流学院、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等29个直属院系,设有本科专业70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4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点153个(其中自设29个,专业学位1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点225个(其中自设50个,专业学位8个),并设有2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学校学科门类齐全,现有哲学、理论经济学、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基础医学、中西医结合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金融学、产业经济学、政治学理论、国际关系、中国近现代史、历史地理学、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内科学(心血管、传染病、肾病)、儿科学、神经病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外科学、妇产科学、眼科学、耳鼻咽喉科学、肿瘤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药剂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等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学校现有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美国研究中心、历史地理研究所、人口研究所、世界经济研究所、金融研究院、数学研究所、现代物理研究所、遗传学研究所、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上海市放射医学研究所、肝癌研究所等306个各类研究机构,有先进光子学材料与器件、专用集成电路与系统、应用表面物理、遗传工程、医学神经生物学等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级研究机构39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