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文学和文学著作的分界线是什么?
大众文学是就文学的内容风格以及读者对象而言的,而文学著作包括所有的文学作品,这二者不存在什么分界问题。
如果你的意思是指大众文学(通俗文学)和纯文学(追求高雅的文学性)的区别,主要是在表达方式和艺术风格上,前者注重通俗易懂和为广大读者喜闻乐见,后者更加注重文学的蕴含的思想深度和艺术的独创性。
文学名著为什么出名,何以称为名著?
任何一部文学名著的产生,都是历史时代的产物。是社会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发展到一定阶段所绽放的艺术花朵!
历史上每一个时代的优秀作家,总是把思想的探求和语言的创新,看作自已争取读者的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
一切为文学事业而献身的人,他们的写作之路,不是一帆风顺,而是历经坎坷,他们所作的探索,是一条荆棘丛生的路!
当法国的司汤达写出了《红与黑》时,遭到一片冷遇。初版只印750册,也很少有人购阅。
而司汤达坚信,“我将在1880年为人理解"!50年后被人认可,这是一个多么漫长的岁月?
而后来的历史却证实了作家的预言。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以泰纳为代表的一批高等师范学校文人,掀起了阅读司汤达的运动。人们才充分认识到司汤达的文学的巨大价值意义,以《红与黑》为最高代表的他的多部杰作,当之无愧地跻身于世界文学名著之林!
这在文学史上也是屡见不鲜的,当法国作家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问世之初,受到不是热烈的响应,而是被称之为“伤风败俗"的下流作品。
英国作家哈代的《德伯家的笞丝》出版后,也同样遭到无情的批判与否定。
而后来的阅读事实表明,这两部作品是现实主义作品中的经典杰作!
无数文学史上事例表明,文学作品的被接受,需要一定的时间距离,有待于读者阅读水准,审美能力的提升,整体物质精神文化的发展。当社会的知识层,大众的文化艺术修养普遍提高时,对文学的追求达到一定程度时,文学作品的价值意义才能得到肯定,这也是文学作品成为“名著的必要条件之一。
文学名著的诞生,往往也是社会大思潮的产物。
在社会生产力低下,物质生活原始简陋的条件下,伴随着劳动生活号子,产生了古老朴素的《诗经》艺术。经汉魏南北朝至唐,我国诗歌走向成熟,艺术上至于完美。产生无数诗歌名家名著,这同传统文化积累和艺术上的成熟是分不开的。
我国小说自唐宋传奇开始,经过宋,元两朝的发展,至明清,由于大都市市民文化,说唱文学的兴起,长篇评书在茶馆酒楼的盛行,满足了一部分市民阶层消遣闲乐的需要。此时伴随着"三言二拍"通俗话本小说,长篇名著应运而生,产生了以红楼梦为代表的古典长篇杰作。
“四大名著“以及《儒林外史》《金瓶梅》的出版始初,也经历了一个逐步被认知的过程,经过若干岁月,甚至几代人的阅读,才被文人才士,知识大众所认同,所赞誉。
而且这些古典作家根据亲历,阅历,以及广博的知识,宽阔的气魄,洞察天地事物的锐利目光,著写的一部部文学作品,又经历了多少人生磨难?终以艰仞不拔之毅力完成了举世闻名之作!
而一部文学名著,它所蕴涵的语言美,故事美,人物美,场景美,结构美…等必不可缺的艺术元素,需要作家付出多少劳动!
在世界文艺复兴时代,产生了莎比亚,这是新兴市民力量兴起的需要。
十八世纪的思想启蒙运动,产生了伟大的歌德,歌德的剧本与诗歌,是新兴资产阶级精神面貌及对社会远景的理想追求,具有积极的历史意义。歌德作品不仅对当时的欧洲有巨大的影响,而且时至今日仍有艺术上的借鉴作用。
而十九世纪的批判现实主义的文学的产生,最基本内容是揭露近代资本社会的本质内幕,关注的是人的精神品质,道德升降,金钱腐败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以法国的巴尔扎克,英国的狄更斯,俄罗斯的托尔斯泰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小说家,诗人,剧作家,在十九世纪文学界产生广泛的影响,文学名著杰作,可谓群星璀璨。这也是时代赋予文学家的使命。正是伟大的社会变革。促使了文学家,文学名著的诞生!
一部文学作品,只有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才能成为人们争相诵读的对象,成为名著!
虽然某种题材,某种文学风格,某个文学风潮,产生过骑士文学,产生过冒险文学,产生过大量侦探小说,甚至香艳小说,古怪离奇的幻想小说,恩怨情仇的故事。尽管其中也产生过轰动一时的名著效应!但时过境迁,大部分被人们所遗忘,所剩无几。
而真正的,被历史上各个时间段的读者所阅读,所喜爱的文学,能促使人们对生活进行有益思考的文学作品,才够得上“名著"这一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