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的发展是否已经停滞?

bdqnwqk1年前百科6

文学从来没有停滞,只是发展方向可能出了问题。

一方面,是作家们的万马齐喑。虽然莫言获了诺贝尔文学奖,其作品的普及程度可能不如某些玄幻小说作家,甚至某些媚俗的作家比如郭小四儿。正统作家们,为了某些高尚的目的,作品离大众越来越远。别管莫言的《檀香刑》还是余华的《第七天》,其中都有《百年孤独》的痕迹,是作家的心态如此扭曲和灰暗,还是这些文章就是为了冲击诺贝尔奖定制的?这类拼命发掘人性阴暗面的作品,有人看才怪。另一方面,是网络文学的百花齐放。网络文学的泛滥是注意力经济下的怪胎。网络作家们,是靠码字来吃饭的,为了挣点钱,无所不用其极。如果写下三路有人看,那就直奔下三路:如果大众喜欢男孩子之间的亲密关系,那就写耽梅;如果大众喜欢全世界都爱我,那就写成玛丽苏。旧文人传统中的文以载道,在吃饭面前,变得不值一提。所以,大量精神鸦片产生了,看的时候爽,看完后不出三天,直接忘得干干净净,没有养分,一点也不被吸收。我敢保证,下图这些书,十年后,会找不到,也不会有人记得。

令人欣慰的是,两极分化中,总有些跨界的交叉者。一方面,写的内容能照顾大众的口味;另一方面,文笔能与作家相当。由于我读书少,这类作家包括但是不限于以下几位:

刘慈欣,《三体》是一部让人脑洞大开的书,很增加知识和想象力。

马伯庸,《长安十二时辰》我一开始读就放不下,一口气读完,binge watching。

今何在,《悟空传》不是无厘头,其中的气势和悲情才是最感染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