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财经大学怎么?
西南财经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坐落在享有天府之国美誉的成都平原,位于成都市杜甫草堂西侧。 学校原名四川财经学院,于1952-1953年两次全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由西南地区17所财经院校、综合大学的部分系科合并组成,荟萃了西南地区的财经教育专家和教授,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彭迪先、陈豹隐、李孝同、梅远谋、刘洪康、杨佑之、汤象龙等在校任教。
学校校址所在地为原成华大学,其前身为上海光华大学(1925年成立),1938年内迁成都兴办的光华大学成都分部,故校址所在地得名光华村。1952年后学校由高教部和四川省主管,1980年,由中国人民银行主管,1985年更名为西南财经大学。1995年,学校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
2000年,学校以独立建制划转教育部管理。 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学校几代师生员工立志献身于教育事业,培育和弘扬经世济民、孜孜以求的大学精神,秉承严谨、勤俭、求实、开拓的校训,坚定励精图强、团结拼搏、朝气蓬勃、争创一流的大学信念,繁荣和发展财经科学,培养高素质经济、金融人才,积极探索社会主义高等财经大学的办学规律,努力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已经建成为国家经济学、工商管理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基地,国家和西部地区金融、经济、管理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基地及西部财经学科国际交流的中心。 学校已形成以经济学和管理学学科为主体,金融学科为重点,多学科协调发展,经、管、法、文、理、工相结合的学科特色。
金融学、政治经济学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其中金融学科在教育部组织的评审中列全国之首,政治经济学是全国财经类院校该学科中唯一的国家重点学科,也是西部地区理论经济学唯一的国家重点学科。金融学(含保险)、政治经济学、产业经济学、会计学、财政学、企业管理、统计学、区域经济学、国际贸易学、数量经济学、经济法学、人口学等12个学科为省(部)级重点学科。
现有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和工商管理3个博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设有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和工商管理3个博士后流动站。 学校是国家金融、经济部门高水平经济管理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基地。学校建有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和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以及金融学、工商管理、会计学、财政学、统计学、财务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英语等9个四川省本科人才培养基地。
学校拥有31个博士学位授权点,45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和29个本科专业,设有19个院(系)、部;拥有西南地区首家工商管理硕士(MBA、EMBA)教育基地及全国首批注册会计师(CPA)培养基地,是会计硕士(MPAcc)、法律硕士(J。M)和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试办单位和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单位。
设有中国人民银行模拟银行实验中心和全国金融系统出国备选人员外语考试(BFT)培训中心、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西南财经大学出国培训中心。国家211工程专项建设有金融科研实验中心、会 计电算化、统计分析等一批重点学科专业实验室。
截至2004年12月,有教职工14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804人,其中,教授130人、副教授214人,博士生导师8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