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在当时那个年代的文坛地位如何?

bdqnwqk1年前百科10

朱自清,今人对他的历史定位是:中国现代诗人、散文家、文学研究家。

这样的历史定位,即表明了他在当时年代的文坛地位。

——朱自清1920年(22岁)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在校期间,他积极参加“五四”爱国运动,传播新思想、新文化。

北大毕业后,朱自清在浙江、江苏的多所中学任教。其间,他参与发起新文学史上第一个诗歌团体“中国新诗社”和创办第一个诗歌杂志《诗》等工作;支持由青年学生组成的“湖畔诗社”、“晨光文学社”的活动,为开拓新诗的发展道路付出了辛勤的汗水。

朱自清1919年底开始发表诗歌,成为新文学运动初期的诗人之一。他的诗作虽数量不多,但清新明快、纯真朴实,独具风格。他1923年发表的抒情长诗《毁灭》,在当时有较大影响。1924年他出版诗和散文集《踪迹》,其中的诗作如《光明》、《新年》、《羊群》、《小舱中的现代》等,洋溢着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思想,是初期新诗中不可多见的作品。

——朱自清1925年起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文学创作转向以散文为主。1928年他的第一部散文集《背影》出版。其中如《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背影》等作品,已成传世佳作。朱自清散文以其娴熟高妙的技巧、缜密细腻的风格和清新秀丽的文笔著称,他当时也被公认为新文学运动中成绩卓著的优秀散文家。

——朱自清大学毕业后在中学任教期间,继续参加新文学运动,成为“文学研究会”的早期会员。他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后,开始文学研究,尤其对古典文学的研究成绩斐然。就是抗战时期在西南联大的艰难岁月里,他作为中国文学系主任,仍以严谨的态度从事教学和文学研究。

1981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朱自清古典文学专集》,上、下两册,分别收入《诗言志辨》和22篇论文、《典故常谈》和18篇论文,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史料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