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掘藏经洞的著名法国学者是谁

bdqnwqk1个月前学者7

法国汉学家、探险家伯希和(Poul Pelliot,1878—1945)。
因伯希和能操汉语,并熟悉中国古典文献,他用三周的时间将藏经洞中的遗物全部翻阅了一遍,王道士最后以500两银子(约90英镑)的价钱,将总数约一万余件的文献珍宝卖给伯希和。通晓13国语言的伯希和选出的文件全都是绝品,其中包括唐代新罗僧人慧超所着的《往五天竺国传》,分别入藏巴黎的法国国立图书馆和集美博物馆。

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是谁提出的?魏征还是房玄龄?

不是魏征也不是房玄龄

魏晋时期,由郑默的《魏中经簿》到荀勖的《晋中经簿》,开始“分为四部,总括群书”(《隋书?经籍志》),所分的四部名为甲乙丙丁,分别对应《七略》各部分,其内容则很像后世的经、史、子、集四部。

东晋的李充编成《四部书目》,“因荀勖旧簿四部之法,而换其乙丙之书”(阮孝绪《七录序》),一举奠定了四部分类法按经、史、子、集为序的体例。

再往后虽有王俭的《七志》和阮孝绪的《七录》的异军突起,但唐朝初年编撰《隋书,经籍志》,仍走的是四分法道路,影响所及,也使四分法成了日后图书分类的主流。

直到清乾隆敕修《四库全书总目》,集四分法之大成,类目空前细密,分合也更趋合理,时至今日,对我们编制古籍书目依然具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

不过《四库全书总目》之后,随着时代的变迁,四部分类法也受到了质疑和挑战。到了清同治年间,张之洞为诸生好学者编《书目答问》,认为“丛书最便学者”,“其中经史子集皆有,势难隶于四部,故别为类”,在四部之外另立丛书部,于是形成了一种新的五部分类法。